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绪论 | 第13-28页 |
一、 底层与“底层文学”的概念 | 第14-16页 |
二、 “底层文学”研究历程 | 第16-21页 |
三、 “底层文学”研究的不足 | 第21-27页 |
四、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第一章 谁写:“非底层”是主体 | 第28-44页 |
第一节 精英书写 | 第30-38页 |
一、 借鉴有余、创新不足 | 第31-33页 |
二、 貌似一贯的主题重复 | 第33-34页 |
三、 浪漫主义的缺失导致人性勘察的肤浅 | 第34-35页 |
四、 作家与底层的天然距离 | 第35-37页 |
五、 农裔作家的心灵困境 | 第37-38页 |
第二节 草根书写 | 第38-44页 |
一、 囿于现象描述,虚构不足 | 第39-42页 |
二、 视域狭窄,止于诉苦 | 第42页 |
三、 草根书写者成长的困境 | 第42-44页 |
第二章 写谁:虚假的“真实” | 第44-62页 |
第一节 想象的底层 | 第46-57页 |
一、 关于“底层”的表述 | 第46-48页 |
二、 作品中底层生存环境与现实的偏离 | 第48-51页 |
三、 情节的“失真” | 第51-54页 |
四、 人物的“空壳化” | 第54-57页 |
第二节 真实的底层 | 第57-62页 |
第三章 写给谁:“底层”与“底层文学”的游离 | 第62-74页 |
第一节 精英阶层的创作的市场化定位 | 第64-66页 |
第二节 艺术化的追求与底层受众的背离 | 第66-68页 |
第三节 全媒体背景下“底层文学”传播的“失宠” | 第68-74页 |
第四章 怎么写:没有终点的讨论 | 第74-103页 |
第一节 “底层文学”与纯文学 | 第74-83页 |
一、 “纯文学”概念的引入与发展 | 第74-77页 |
二、 “底层文学”中“文学性”的迷失 | 第77-83页 |
第二节 “底层文学”的人民性 | 第83-88页 |
第三节 “底层文学”与左翼文学 | 第88-94页 |
第四节 “底层文学”与现实主义 | 第94-103页 |
一、 现实主义的发展历程 | 第94-98页 |
二、 现实主义的对“底层文学”的“束缚” | 第98-103页 |
第五章 “底层文学”的理想建构 | 第103-118页 |
第一节 “底层文学”应该写出情感的真实 | 第103-105页 |
第二节 “底层文学”应具备超越的视角 | 第105-108页 |
第三节 “底层文学”需要一种现代“理性批判“精神的介入 | 第108-110页 |
第四节 建立适度的距离感 | 第110-113页 |
第五节 树立悲剧美学精神 | 第113-118页 |
一、 建立“底层文学”中的悲剧崇高美 | 第114-115页 |
二、 建立“底层文学”中的悲剧抗争美 | 第115-118页 |
结语 | 第118-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25页 |
附录 | 第125-128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128-129页 |
后记 | 第129-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