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基于枣庄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统包统分"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 | 第12页 |
·"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 | 第12-13页 |
·"自主择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 | 第13-14页 |
·选题意义 | 第14-15页 |
·理论意义 | 第14-15页 |
·现实意义 | 第15页 |
·理论综述 | 第15-20页 |
·供求理论 | 第15-18页 |
·基于需求层次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第18-20页 |
·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文献查阅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 第23页 |
·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第23页 |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第23页 |
·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枣庄市高校毕业就业情况分析 | 第25-39页 |
·枣庄市高校毕业就业的基本情况 | 第25-28页 |
·人数逐年递增,人才外流 | 第25-26页 |
·就业容量较小,形势严峻 | 第26-27页 |
·就业观念落后,渠道较窄 | 第27-28页 |
·枣庄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问题 | 第28-32页 |
·对理想就业岗位的挑剔加剧了就业难 | 第28-29页 |
·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并存且表现突出 | 第29页 |
·家长的就业倾向影响着高校毕业生择业 | 第29-30页 |
·高校毕业生专业结构供求错位 | 第30页 |
·就业水平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 第30-32页 |
·枣庄市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 第32-39页 |
·就业心理困境 | 第32-34页 |
·供求失衡困境 | 第34-36页 |
·就业管理困境 | 第36-39页 |
第三章 国外高校毕业就业工作的模式与经验 | 第39-43页 |
·主要模式 | 第39-40页 |
·经验启示 | 第40-43页 |
·在管理体制上,宏观调控与直接参与并重 | 第40页 |
·在政策措施上,法律、行政与经济手段并重 | 第40-41页 |
·在责任落实上,明确规定高校的责任和义务 | 第41-42页 |
·在就业途径上,渠道多样且普遍鼓励和支持创业 | 第42-43页 |
第四章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应对措施 | 第43-52页 |
·冲破就业心理困境的路径选择 | 第43-46页 |
·转变就业观念,以合理的期望值就业 | 第43-44页 |
·提高就业能力,做好就业准备 | 第44-45页 |
·开展心理咨询,克服不良心理 | 第45-46页 |
·冲破供求失衡困境的路径选择 | 第46-48页 |
·积极宣传就业政策 | 第46页 |
·大力加强就业指导 | 第46-47页 |
·引入社会力量开展素质教育 | 第47-48页 |
·冲破就业管理困境的路径选择 | 第48-52页 |
·制定就业倾斜政策,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条件 | 第48页 |
·完善市场机制,建立规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 | 第48-49页 |
·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 第49-50页 |
·加大引导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工作力度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