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商业外观的法律保护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商业外观的涵义 | 第9-12页 |
(一) 商业外观的概念 | 第9-10页 |
(二) 商业外观的功能 | 第10-11页 |
1、实用功能 | 第10页 |
2、促销功能 | 第10-11页 |
3、来源标识功能 | 第11页 |
(三) 法律保护商业外观的必要性分析 | 第11-12页 |
1、保护企业商誉之需要 | 第11-12页 |
2、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之需要 | 第12页 |
二、商业外观保护要件之分析 | 第12-16页 |
(一) 积极要件 | 第13-14页 |
(二) 消极要件 | 第14-15页 |
(三) 损害后果要件 | 第15-16页 |
三、我国对商业外观的保护现状 | 第16-21页 |
(一) 知识产权法对商业外观的保护 | 第16-17页 |
(二)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外观的保护 | 第17-19页 |
1、知名商品的认定 | 第17-18页 |
2、包装、装潢特有性的认定 | 第18页 |
3、造成混淆的认定 | 第18-19页 |
(三) 我国商业外观保护现有立法的缺陷 | 第19-21页 |
1、知识产权法保护的局限 | 第19-20页 |
2、《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缺陷 | 第20页 |
3、法律重叠导致的法律冲突 | 第20-21页 |
四、我国商业外观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21-25页 |
(一) 立法模式选择 | 第21-23页 |
1、《商标法》不能实现保护商业外观的目的 | 第21-22页 |
2、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外观进行保护 | 第22-23页 |
(二) 反不正当竞争法完善的建议 | 第23-25页 |
1、对商业外观的界定采取概括加列举的模式 | 第23页 |
2、《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条件的重塑 | 第23-24页 |
3、确立“市场混淆”的判断原则 | 第24-25页 |
4、确立“尊重在先权利”原则 | 第25页 |
结语 | 第25-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