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绪论 | 第8-16页 |
一、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二、中国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一) 国外研究动态 | 第9页 |
(二) 国内研究动态 | 第9-12页 |
三、研究内容、结构及方法 | 第12-14页 |
(一)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2页 |
(二) 本文研究结构 | 第12-14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五、机电产品界定 | 第15-16页 |
第一章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23页 |
第一节 古典比较优势理论 | 第16页 |
第二节 比较优势理论的演进 | 第16-19页 |
第三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 | 第19-21页 |
一、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 第20-21页 |
二、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中国与俄罗斯机电产业及机电产品贸易发展状况 | 第23-50页 |
第一节 世界机电产业及机电产品贸易概述 | 第23-26页 |
一、世界机电制造行业发展及特征 | 第23-24页 |
二、世界机电产品贸易发展及特点 | 第24-26页 |
第二节 中国机电产业及机电产品贸易发展状况 | 第26-37页 |
一、中国机电产业发展概况 | 第26-30页 |
二、中国机电产品贸易发展历史 | 第30-31页 |
三、中国机电产品贸易发展现状 | 第31-36页 |
四、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制约因素 | 第36-37页 |
第三节 俄罗斯机电产业及机电产品贸易发展状况 | 第37-49页 |
一、机械制造业发展状况 | 第38-43页 |
二、俄罗斯机电产品市场概况 | 第43-46页 |
三、俄罗斯机电产品进出口情况 | 第46-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三章 中俄机电产品贸易发展状况 | 第50-62页 |
第一节 中俄机电产品贸易发展历史 | 第50-52页 |
第二节 中俄机电产品贸易的现状 | 第52-58页 |
一、中俄机电产品贸易增长迅速 | 第52-55页 |
二、中俄机电产品贸易结构分析 | 第55-58页 |
第三节 中俄主要机电产业贸易与合作情况 | 第58-61页 |
一、中国汽车企业对俄合作情况 | 第58-59页 |
二、中俄两国在铁路领域的合作 | 第59页 |
三、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对俄合作情况 | 第59-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中俄机电产品贸易失衡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 第62-77页 |
第一节 中俄机电产品贸易失衡的表现 | 第62-63页 |
一、贸易占比失衡(贸易规模偏小) | 第62页 |
二、贸易额失衡 | 第62页 |
三、贸易结构失衡 | 第62-63页 |
第二节 中俄机电产品贸易失衡的原因分析 | 第63-76页 |
一、国际经济对中俄机电产品贸易影响因素 | 第63-65页 |
二、中俄机电产品贸易投资环境 | 第65-69页 |
三、中俄两国机电产品市场上的供求因素 | 第69-73页 |
四、人民币对卢布汇率的影响 | 第73-75页 |
五、制度安排的影响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五章 促进中俄机电产品贸易健康均衡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第77-89页 |
第一节 促进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的相关对策建议 | 第77-82页 |
一、促进中国对俄罗斯机电产品进口贸易的对策建议 | 第77-78页 |
二、促进中国对俄罗斯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的对策建议 | 第78-82页 |
第二节 促进俄罗斯机电产品进出口的相关对策建议 | 第82-87页 |
一、快速发展机电产业 | 第82-85页 |
二、推动机电产品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 第85页 |
三、大力促进机电产品出口 | 第85页 |
四、提高俄罗斯机电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 | 第85-86页 |
五、加强中俄之间科技和商会合作 | 第86页 |
六、积极吸引中国投资同时扩大对中国投资 | 第86-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结语 | 第89-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