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生物化学论文

哈氏噬纤维菌吸附微晶纤维素的影响因素及纤维素结合蛋白的初步探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论文中的缩写词表第11-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7页
   ·纤维素的结构第13-15页
     ·纤维素的结晶度(Crystallinity Index,CrI)第14页
     ·纤维素的聚合度(Degree of Polymerization,DP)第14-15页
     ·纤维素的可及性(Accessibility)第15页
   ·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第15-17页
     ·纤维素降解真菌(Cellulolytic Fungi)第16页
     ·纤维降解放线菌(Cellulolytic Actinomycete)第16页
     ·纤维降解细菌(Cellulolytic Bacteria)第16-17页
     ·动物内源性纤维素酶第17页
   ·纤维素降解与吸附体系第17-22页
     ·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CBM)第17-20页
     ·纤维小体类似复合物第20-21页
     ·菌毛或纤毛第21页
     ·细胞被膜的糖类抗原决定簇第21-22页
   ·影响吸附的因素及测定方法第22-23页
     ·影响因素第22页
     ·测定方法第22-23页
   ·吸附相关蛋白的提取与鉴定第23-24页
     ·吸附相关蛋白的提取与分离第23页
     ·蛋白质谱技术第23-24页
   ·哈氏噬纤维菌第24-25页
   ·本文工作第25-27页
第二章 哈氏噬纤维菌吸附微晶纤维素的影响因素第27-39页
     ·实验材料第27-28页
       ·试剂和仪器第27页
     ·菌种第27页
     ·培养基第27-28页
   ·实验方法第28-30页
     ·菌体培养第28页
     ·磷酸膨胀纤维素的制备第28页
     ·纤维素吸附试验分析第28页
     ·哈氏噬纤维菌亲疏水性检测第28-29页
     ·影响菌体吸附的不同因素第29-30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0-38页
     ·哈氏噬纤维菌表面亲疏水性第30-31页
     ·菌龄对吸附的影响第31页
     ·菌体对不同底物的吸附第31-32页
     ·温度,pH以及表面电荷对菌体吸附的影响第32-33页
     ·菌体活力对菌体吸附的影响第33-34页
     ·蛋白与糖降解对菌体吸附的影响第34-37页
     ·纤维素类似物对菌吸附的影响第37页
     ·SDS及EDTA对菌的吸附影响第37-38页
   ·本章小结与讨论第38-39页
第三章 纤维素结合蛋白的分离鉴定第39-51页
   ·实验材料第39-41页
     ·菌种第39页
     ·培养基第39页
     ·试剂和仪器第39-40页
     ·数据序列分析软件第40-41页
   ·实验方法第41-42页
     ·菌体培养第41页
     ·膜碎片的分离第41页
     ·SDS-PAGE第41-42页
     ·蛋白质谱鉴定第42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2-50页
     ·纤维素结合蛋白的分离第42-43页
     ·纤维素结合蛋白的质谱鉴定第43-44页
     ·纤维素结合蛋白的序列与结构分析第44-47页
     ·纤维素结合蛋白的二级及三级结构预测第47-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哈氏噬纤维菌表达体系的构建第51-64页
   ·实验材料第51-53页
     ·菌种第51页
     ·培养基第51页
     ·试剂和仪器第51-52页
     ·引物第52-53页
     ·质粒来源第53页
   ·实验方法第53-57页
     ·菌体培养第53-54页
     ·自主复制质粒的构建第54-56页
     ·哈氏噬纤维菌感受态的制备及电转化第56-57页
     ·突变子筛选第57页
     ·突变子的鉴定第57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7-62页
     ·自主复制质粒的构建第57-60页
     ·哈氏噬纤维菌中gfp表达的鉴定第60页
     ·哈氏噬纤维菌中β-半乳糖苷酶表达的鉴定第60-62页
   ·本章小结与讨论第62-64页
全文总结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致谢第71-72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胆固醇氧化酶的异源表达和应用研究
下一篇:多拷贝pilA基因功能暨水平转移基因hdsp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