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13页 |
摘要 | 第13-16页 |
Abstract | 第16-19页 |
图索引 | 第19-20页 |
表索引 | 第20-2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21-43页 |
·引言 | 第21-22页 |
·我国水资源与农业用水现状 | 第22-24页 |
·中国水资源现状 | 第22-24页 |
·中国农业用水现状 | 第24页 |
·水稻节水灌溉现状 | 第24-27页 |
·水稻节水灌溉的意义和重要性 | 第24-25页 |
·我国水稻节水灌溉模式及其应用 | 第25-27页 |
·中国稻田氮肥使用及利用率现状 | 第27-31页 |
·我国稻田氮肥使用现状 | 第27-28页 |
·稻田中氮肥的损失机制和途径 | 第28-29页 |
·氮肥利用率的定义及评价指标 | 第29-30页 |
·我国稻田氮肥利用率现状 | 第30-31页 |
·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的研究进展 | 第31-35页 |
·氮高效水稻品种的遗传改良 | 第31-32页 |
·优化农业管理措施 | 第32-35页 |
·优化水氮管理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的研究进展 | 第35-39页 |
·水氮耦合促进水稻氮肥吸收的机制 | 第36-37页 |
·水氮耦合促进水稻氮肥利用的机制 | 第37-39页 |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39-43页 |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39-42页 |
·技术路线 | 第42-43页 |
第二章 水分状况与氮肥水平对水稻氮肥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第43-54页 |
·引言 | 第43-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4-46页 |
·供试土壤 | 第44页 |
·试验设计 | 第44-45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45-46页 |
·统计分析 | 第4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6-50页 |
·水稻氮素营养状况 | 第46-47页 |
·水稻籽粒产量 | 第47-48页 |
·水稻地上部氮素积累量 | 第48页 |
·水稻氮肥利用率和平衡 | 第48-50页 |
·讨论 | 第50-53页 |
·水分状况与氮肥水平对水稻氮素营养与产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水分状况与氮肥水平对水稻地上部不同来源氮素积累量的影响及互作效应 | 第51-52页 |
·水分状况与氮肥水平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及氮素平衡的影响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第三章 水稻土矿质氮提取方法的比较及水分状况与供氮水平对其变化动态的影响研究 | 第54-68页 |
·引言 | 第54-5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5-57页 |
·供试土壤 | 第55页 |
·试验设计 | 第55页 |
·培养过程 | 第55-56页 |
·测定方法 | 第56页 |
·统计分析 | 第56-5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7-65页 |
·土壤矿质氮含量 | 第57-58页 |
·氯化钾溶液浸提法提取的土壤矿质氮含量的变化特征 | 第58-60页 |
·树脂球离子交换法提取的土壤矿质氮含量的变化特征 | 第60-62页 |
·两种方法提取的土壤矿质氮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62-65页 |
·讨论 | 第65-67页 |
·培养过程中土壤矿质氮的变化 | 第65-66页 |
·土壤矿质氮提取方法的比较 | 第66-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第四章 不同水分状况与供氮水平对土壤供氮水平变化动态的影响及其与水稻氮素营养状况及吸收积累量的关系研究 | 第68-81页 |
·引言 | 第68-6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9-70页 |
·供试土壤 | 第69页 |
·试验设计 | 第69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69-70页 |
·统计分析 | 第7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0-78页 |
·土壤矿质氮的树脂球吸附量变化动态 | 第70-75页 |
·土壤矿质氮的树脂球吸附量与水稻氮素营养状况及植株氮素吸收积累量的关系 | 第75-78页 |
·讨论 | 第78-79页 |
·小结 | 第79-81页 |
第五章 水分状况与供氮水平对水稻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81-96页 |
·引言 | 第81-8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2-84页 |
·供试土壤 | 第82页 |
·试验设计 | 第82-83页 |
·磷脂脂肪酸分析 | 第83-84页 |
·数据分析 | 第8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4-93页 |
·不同生育期土壤磷脂脂肪酸 | 第84-85页 |
·不同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和各微生物组分 | 第85-90页 |
·水稻生育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第90-93页 |
·讨论 | 第93-95页 |
·土壤微生物在水稻生育期内的变化 | 第93页 |
·水分状况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第93-94页 |
·供氮水平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第94-95页 |
·小结 | 第95-96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96-99页 |
·主要结论 | 第96-97页 |
·创新点 | 第97页 |
·展望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1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文章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