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论文

富阳市土地生产力时空变化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目录第11-15页
图目录第15-18页
表目录第18-22页
第一章 绪论第22-29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22-24页
     ·研究背景第22-23页
     ·研究意义第23-24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4-26页
     ·土地生产力内涵及评价第24-25页
     ·土地生产力可持续研究第25-26页
     ·当前土地生产力研究存在的问题第26页
   ·研究目的第26-27页
   ·研究内容第27页
   ·技术路线第27-29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采集第29-38页
   ·研究区概况第29-31页
     ·自然环境概况第29-30页
     ·社会经济概况第30-31页
   ·数据采集第31-38页
     ·土壤数据第31-33页
     ·土壤数据可比较性论证第33页
     ·土地利用数据第33-36页
     ·地形数据第36-38页
第三章 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第38-56页
   ·前言第38页
   ·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及结果第38-41页
     ·土地利用类型分类体系第38-40页
     ·土地利用现状结构第40-41页
   ·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第41-43页
   ·1996-2006年研究区耕地总量变化分析第43-44页
   ·1996-2006年研究区建设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分布分析第44-51页
     ·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分析第44-45页
     ·建设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区域分布分析第45-47页
     ·建设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地形分析第47-51页
   ·2006-2020研究区建设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预测第51-54页
   ·小结第54-56页
第四章 研究区土壤肥力因子时空变异研究第56-85页
   ·前言第56页
   ·材料与方法第56-58页
     ·研究数据第56-57页
     ·分析方法第57-58页
   ·1979-2006年土壤肥力因子的时空变异特征第58-72页
     ·土壤肥力因子的变异分析第58-59页
     ·土壤肥力因子的空间结构分析第59-64页
     ·土壤肥力因子的时空分布分析第64-72页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肥力因子的影响第72-77页
     ·农业土地利用对土壤肥力因子的影响第72-75页
     ·城市化与工业化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第75-77页
   ·1996-2006年研究区耕地质量分析第77-83页
     ·耕地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第77-80页
     ·平均耕地质量分值第80-81页
     ·建设占用耕地的质量分值计算第81-82页
     ·补充耕地的质量分值计算第82-83页
   ·2006-2020研究区耕地质量预测第83页
   ·小结第83-85页
第五章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及源识别第85-102页
   ·前言第85-86页
   ·材料与方法第86-91页
     ·研究数据第86页
     ·分析方法第86-91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分区评价第91-92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区污染源识别第92-98页
     ·污染风险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基本统计特征第92-93页
     ·环境自变量的选择和分类规则第93-96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源重要性比较第96-97页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第97-98页
   ·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方法比较第98-101页
   ·小结第101-102页
第六章 研究区土壤碳平衡评价及预测第102-115页
   ·前言第102页
   ·材料和方法第102-105页
     ·土地利用类型与碳密度第102-103页
     ·富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第103-105页
     ·分析方法第105页
   ·分析结果第105-109页
     ·1979-2006年富阳市土地利用变化第105-107页
     ·1979-2006年富阳市土壤碳储量变化第107-108页
     ·至2020年富阳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土壤碳储量预测第108-109页
   ·研究局限性分析第109-110页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碳平衡第110-112页
   ·土地利用规划与碳平衡趋势第112-113页
   ·小结第113-115页
第七章 结论和创新第115-118页
   ·结论第115-117页
   ·创新点第117-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6页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和录用的论文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土壤生态系统对典型有机肥的响应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水分状况与供氮水平对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