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运西河网泥沙淤积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1 绪论 | 第10-20页 |
|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河网泥沙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 ·河网水动力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河网水流挟沙能力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河网泥沙输移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河网汉点分流与分沙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20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 2 运西河网水动力模拟 | 第20-36页 |
| ·运西河网地区概况 | 第20-26页 |
| ·地形地貌 | 第20-21页 |
| ·水文泥沙 | 第21-23页 |
| ·水利工程 | 第23-26页 |
| ·运西河网数学模型 | 第26-28页 |
| ·模型基本思路 | 第26页 |
| ·模型基本方程 | 第26-27页 |
|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27页 |
| ·运西河网水工建筑物 | 第27-28页 |
| ·河网数字化与时变侧向出流 | 第28-30页 |
| ·“四港四河”计算域数字化 | 第28-29页 |
| ·河网时变侧向出流 | 第29-30页 |
| ·河网水利参数分析与模型验证 | 第30-36页 |
| ·进水口流量水位变化 | 第30-32页 |
| ·周家塘和余杭塘河西闸水位变化 | 第32-33页 |
| ·模型验证和流量分配计算 | 第33-36页 |
| 3 运西河网泥沙输移 | 第36-62页 |
| ·运西河网泥沙观测分析 | 第36-49页 |
| ·河网实测泥沙参数分析 | 第36-41页 |
| ·河网一年实测浊度资料分析 | 第41-48页 |
| ·浊度与含沙浓度关系建立 | 第48-49页 |
| ·时变侧向输沙 | 第49-50页 |
| ·一维不平衡输沙计算公式 | 第50-53页 |
| ·沿程含沙浓度计算 | 第53-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 4 运西河网泥沙淤积 | 第62-72页 |
| ·进入河网总泥沙量 | 第62-63页 |
| ·河网泥沙淤积量计算 | 第63-68页 |
| ·设置初始参数 | 第63-65页 |
| ·各河段含沙浓度 | 第65-66页 |
| ·各河段淤积量 | 第66-68页 |
| ·河网淤积厚度计算 | 第68-70页 |
| ·河网泥沙淤积的影响和对策 | 第70-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 ·主要结论 | 第72-73页 |
| ·展望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作者简历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