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 ·研究现状 | 第13-26页 |
| ·常见动应力路径的类型 | 第13-20页 |
| ·固结应力状态对土体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20-23页 |
| ·复杂动应力下土体的动强度和破坏准则 | 第23-26页 |
| ·本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6-29页 |
| ·研究目的 | 第26页 |
| ·主要为容 | 第26-29页 |
| 第二章 复杂动应力的试验实现及反压影响研究 | 第29-55页 |
| ·引言 | 第29-30页 |
| ·复杂应力路径的试验实现 | 第30-42页 |
| ·浙大空心圆柱扭剪仪简介 | 第30-32页 |
| ·重塑砂土空心圆柱试样的制备及饱和固结 | 第32-37页 |
| ·动力施加 | 第37-42页 |
| ·反压影响研究 | 第42-53页 |
| ·引言 | 第42-44页 |
| ·室内三轴试验 | 第44-46页 |
| ·CU与CD试验结果 | 第46-50页 |
| ·试验分析 | 第50-52页 |
|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2-53页 |
| ·小结 | 第53-55页 |
| 第三章 等向和非等向固结的砂土在复杂动力路径下的动力响应及破坏判别 | 第55-85页 |
| ·引言 | 第55页 |
| ·试验设计 | 第55-58页 |
| ·试验土样及基本性质 | 第55-56页 |
| ·方案设计 | 第56-58页 |
| ·等向固结条件下饱和砂土的动力特性 | 第58-72页 |
| ·孔压发展 | 第58-63页 |
| ·应变发展 | 第63-68页 |
| ·动强度分析及比较 | 第68-72页 |
| ·非等向固结条件下饱和砂土的动力特性 | 第72-83页 |
| ·K_c=1.51、K_c=2.33时孔压发展 | 第72-76页 |
| ·K_c=1.51、K_c=2.33时应变发展 | 第76-79页 |
| ·孔压与变形之间的关系 | 第79-81页 |
| ·动强度分析与比较 | 第81-83页 |
| ·本章小结 | 第83-85页 |
| 第四章 复杂动应力的加载效率及其与破坏振次的关系 | 第85-103页 |
| ·引言 | 第85-86页 |
| ·能量法 | 第86-95页 |
| ·累积耗散能量的计算 | 第86-87页 |
| ·破坏时的累积耗散能量 | 第87-89页 |
| ·超静孔压与剪切耗散能量的关系 | 第89-92页 |
| ·相对密实度与累积破坏耗散能量的关系 | 第92-93页 |
| ·能量的简化计算方法及计算结果的比较 | 第93-95页 |
| ·能量法的不足 | 第95页 |
| ·加载效率 | 第95-97页 |
| ·广义剪应力 | 第95-96页 |
| ·加载效率的定义 | 第96-97页 |
| ·加载效率的应用研究 | 第97-100页 |
| ·加载效率与破坏振次的关系 | 第97-99页 |
| ·加裁效率的意义与运用性 | 第99-10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0-103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3-106页 |
| ·主要结论 | 第103-104页 |
| ·展望 | 第104-10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6-111页 |
| 附录 | 第111-147页 |
| 作者简历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