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第9页 |
(二) 国内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三) 对文献的思考 | 第10-11页 |
三、研究方案 | 第11-13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章 NSSE的理论基础 | 第13-19页 |
一、NSSE理论基础的缘起——学生参与理论 | 第13-15页 |
(一) 学生参与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 第13-14页 |
(二) 学生参与理论的核心价值 | 第14-15页 |
二、NSSE理论基础的形成 | 第15-19页 |
(一) NSSE问卷的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二) NSSE问卷的汉化及NSSE-China问卷的形成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关于NSSE-China | 第19-22页 |
一、NSSE-China的测量工具及其内容 | 第19-21页 |
(一) NSSE-China的测量工具 | 第19-20页 |
(二) NSSE-China测量工具的指标分析 | 第20-21页 |
二、汉化后NSSE-China的信、效度 | 第21-22页 |
第四章 NSSE在H大学生师互动方面的调查状况 | 第22-31页 |
一、NSSE在H大学的实施情况 | 第22-25页 |
(一) 问卷回收情况 | 第22页 |
(二) 样本基本情况 | 第22-24页 |
(三) 统计方法 | 第24-25页 |
二、运用调查数据解析H大学生师互动的现状和问题 | 第25-31页 |
(一) H大学学生学业成绩与生师互动的相关性 | 第25页 |
(二) H大学在生师互动指标上与地方本科院校的比较 | 第25-26页 |
(三) 从教育环节上剖析H大学在生师互动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6-31页 |
第五章 H大学在生师互动方面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1-35页 |
一、教师在生师互动中的指导不佳 | 第31-32页 |
(一) 教师对教育观念理解的偏差 | 第31页 |
(二) 教师重视科研,教学任务多,与学生交流少 | 第31-32页 |
二、学生在生师互动中的参与不够 | 第32-33页 |
(一) 学生缺乏互动参与意识 | 第32页 |
(二) 学生的个性差异影响师生互动的积极性 | 第32-33页 |
(三) 学生学习动机不明,态度不端 | 第33页 |
三、高校在生师互动中的支持不力 | 第33-35页 |
(一) 缺乏生师互动平台 | 第33页 |
(二) 高校扩招严重影响生师比例导致生师互动不佳 | 第33-35页 |
第六章 提高高校生师互动的对策性建议 | 第35-40页 |
一、教师层面 | 第35-37页 |
(一)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 第35页 |
(二) 注重生师情感互动 | 第35-36页 |
(三) 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 | 第36-37页 |
(四) 营造轻松互动氛围,促进生师互动 | 第37页 |
二、学生层面 | 第37页 |
三、高校层面 | 第37-40页 |
(一) 进一步曾强教师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 第37-38页 |
(二) 拓宽生师互动的交流渠道,营造良好的生师互动氛围 | 第38-39页 |
(三) 营造有利于生师互动的校园文化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个人简历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