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7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10页 |
三、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一) 理念 | 第10-11页 |
(二) 大学理念 | 第11页 |
(三) 治校方略 | 第11-12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一)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2-13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三) 研究现状的不足 | 第15页 |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7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雷文大学理念的形成因素及内涵 | 第17-24页 |
一、雷文大学理念形成的因素分析 | 第17-19页 |
(一) 时代背景 | 第17页 |
(二) 学术背景 | 第17-19页 |
(三) 领袖性格 | 第19页 |
二、雷文大学理念的内涵 | 第19-24页 |
(一) 大学的作用:经济发展的推助器 | 第19-20页 |
(二) 大学的发展目标:全球性大学 | 第20-21页 |
(三) 大学的教育目标:培养世界公民和领袖 | 第21-22页 |
(四) 小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雷文与耶鲁大学的成长 | 第24-40页 |
一、带领耶鲁大学走出困境 | 第24-31页 |
(一) 上任初期面临的问题 | 第24-25页 |
(二) 改革举措 | 第25-31页 |
二、巩固耶鲁大学的卓越地位 | 第31-35页 |
(一) 巩固学术优势,加强学科建设 | 第32-34页 |
(二) 注重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第34-35页 |
三、引领耶鲁迈向全球性大学 | 第35-40页 |
(一) 改革招生政策与助学金制度 | 第35-36页 |
(二) 创立国际性组织 | 第36-38页 |
(三) 开发跨国合作项目 | 第38页 |
(四) 增设国际化课程 | 第38页 |
(五) 加强校际间的国际交流 | 第38-40页 |
第四章 雷文校长的治校举措对我国创建一流大学的启示 | 第40-47页 |
一 创建一流大学需要有卓越的校长 | 第40-41页 |
二 创建一流大学应以师生为本 | 第41-43页 |
三 创建一流大学需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 第43-44页 |
四 创建一流大学需有成熟的筹资策略 | 第44-45页 |
五 创建一流大学需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录 | 第54页 |
个人简历及科研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