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二)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三、论文的基本思路 | 第12-13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一) 计划生育 | 第13页 |
(二) 流动人口 | 第13-14页 |
(三) 计划生育服务 | 第14页 |
(四) 计划生育管理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流动人口生育服务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一、流动人口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研究理论 | 第15-16页 |
二、三种理论对本文的适用性分析 | 第16-19页 |
(一) 治理理论 | 第16-17页 |
(二) 公民社会理论 | 第17页 |
(三)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东川区流动人口生育服务管理现状 | 第19-28页 |
一、东川区流动人口现状 | 第19-20页 |
二、东川区外来流动人口的主要特征分析 | 第20-22页 |
三、东川区流动人口生育服务管理情况 | 第22-25页 |
四、人口流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分析 | 第25-26页 |
(一) 人口流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 第25页 |
(二) 人口流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 | 第25-26页 |
五、人口流动对计划生育工作的影响分析 | 第26-28页 |
(一) 人口流动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有利影响 | 第26-27页 |
(二) 人口流动对计划生育工作的不利影响 | 第27-28页 |
第三章 东川区流动人口生育服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8-37页 |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8-31页 |
(一) 公共服务方面 | 第28-29页 |
(二) 管理方面 | 第29-31页 |
(三) 公民参与方面 | 第31页 |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1-35页 |
(一) 政府公共服务管理理念职能没有根本改变 | 第31-32页 |
(二)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体制机制的缺陷 | 第32-33页 |
(三) 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方式与流动人口自身复杂性特点之间的矛盾 | 第33-35页 |
(四) 流动人口传统生育观念的根深蒂固和养老的无保障性 | 第35页 |
(五) 公民社会(第三部门)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 第35页 |
三、流动人口生育服务管理方式转变分析 | 第35-37页 |
(一) 从歧视型管理向保护型管理转变 | 第35-36页 |
(二) 从传统强制型管理向内在自我调节型转变 | 第36页 |
(三) 从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变 | 第36页 |
(四) 从行政化管理向法制化管理转变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创新流动人口生育服务管理的对策思考 | 第37-44页 |
一、管理理念层面 | 第37-38页 |
二、制度设计层面 | 第38-41页 |
三、工作方式层面 | 第41-42页 |
四、公民社会层面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附录部分 | 第45-50页 |
附录一:东川区流动人口育龄妇女计划生育服务管理需求调查问卷 | 第45-49页 |
附录二:部分访谈录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