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一)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2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四) 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 第13-14页 |
一、 纠纷与纠纷解决 | 第14-17页 |
(一) 纠纷 | 第14-15页 |
(二) 纠纷解决 | 第15-17页 |
1. 纠纷解决的内涵 | 第15页 |
2. 纠纷解决的主要途径 | 第15-17页 |
二、 农村纠纷与纠纷解决 | 第17-20页 |
(一) 农村纠纷 | 第17页 |
(二) 农村纠纷解决 | 第17-20页 |
1. 我国农村纠纷解决的特点 | 第17-18页 |
2. 我国农村纠纷解决主要方式 | 第18-20页 |
三、 我国目前农村纠纷解决现状——以秦村实际调查为例 | 第20-28页 |
(一) 农村纠纷解决取得的成绩 | 第20-22页 |
1. 化解基层矛盾,维护和谐稳定 | 第20-21页 |
2. 挽回经济损失,助推经济发展 | 第21页 |
3. 生活得到保障,百姓安居乐业 | 第21-22页 |
(二) 农村纠纷解决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28页 |
1. 内在消化力强,外在消化力弱 | 第22-23页 |
2. 法律权威性和认可度低 | 第23-24页 |
3. 公权力难以止纷争 | 第24-25页 |
4. 利益纠纷现象突出 | 第25-26页 |
5. 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对峙 | 第26-28页 |
四、 农村纠纷解决问题的成因 | 第28-31页 |
(一) 农村社会加快转型和变迁 | 第28页 |
(二) 农村社会伦理价值观的转变 | 第28-29页 |
(三) 利益多元化加剧矛盾冲突 | 第29页 |
(四) 农村社会自身存在的弊端 | 第29-30页 |
(五) 信息不对称 | 第30-31页 |
五、 完善农村纠纷解决的对策 | 第31-38页 |
(一) 建立和完善农村人民调解机制 | 第31-33页 |
1. 深化拓展农村人民调解的覆盖范围 | 第31-32页 |
2. 加强农村人民调解的队伍和组织管理建设 | 第32页 |
3. 推动人民调解与基层法院的衔接 | 第32-33页 |
(二) 推进城乡一体化 | 第33-36页 |
1. 深化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 第33-34页 |
2.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 第34页 |
3. 加大农村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 | 第34-36页 |
(三) 加强法制和社会道德教育 | 第36-37页 |
1. 加强法制教育 | 第36页 |
2. 加强社会道德教育 | 第36-37页 |
(四) 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渠道 | 第37页 |
(五)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 | 第41-43页 |
农村纠纷解决状况调查问卷 | 第43-45页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