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 ·文献研究评述 | 第12页 |
|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2-15页 |
| ·知识产权壁垒的涵义 | 第12-13页 |
| ·与知识产权壁垒相关的贸易理论 | 第13-15页 |
| ·本文研究的内容以及框架 | 第15-16页 |
|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中国出口企业遭受知识产权壁垒的现状及表现形式 | 第17-22页 |
| ·中国出口企业遭受知识产权壁垒的现状 | 第17-18页 |
| ·中国出口企业遭受知识产权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 第18-21页 |
| ·国家特别立法措施 | 第18-19页 |
| ·由专利构成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 第19页 |
| ·知识产权诉讼的滥用 | 第19-20页 |
| ·其它表现形式 | 第20-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中国出口企业遭受知识产权壁垒的内在原因 | 第22-36页 |
| ·中国出口企业存在的问题 | 第22-30页 |
| ·成长环境中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 第23-27页 |
| ·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战略 | 第27-30页 |
| ·中国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 第30-35页 |
| ·中国机电行业的贸易问题 | 第31页 |
| ·中国高科技行业的贸易问题 | 第31-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发达国家实施知识产权壁垒的条件 | 第36-41页 |
| ·知识产权方面的竞争优势 | 第36-38页 |
| ·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 | 第38-40页 |
| ·欧洲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 第38-39页 |
| ·美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 第39页 |
| ·日本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 第39-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五章 案例分析——中美知识产权争端的原因分析 | 第41-49页 |
| ·中国与美国知识产权争端原因的综合分析 | 第41-43页 |
| ·中国遭受美国337 调查的原因的计量分析 | 第43-45页 |
| ·ADF 检验 | 第44页 |
| ·协整检验 | 第44-45页 |
|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45页 |
| ·中国遭受美国337 调查的原因的定性分析 | 第45-48页 |
| ·中国遭受美337 调查的内部原因分析 | 第46-47页 |
| ·中国遭受美337 调查的外部原因分析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六章 政策建议与结论 | 第49-54页 |
| ·政策建议 | 第49-52页 |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严厉打击侵权行为 | 第49-50页 |
| ·鼓励企业创新,提高国际竞争力 | 第50-51页 |
| ·整合社会力量应对当前的知识产权壁垒 | 第51-52页 |
| ·研究结论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