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缘起与现状 | 第9-10页 |
·意象释义及云意象流变 | 第10-12页 |
·研究意义与展望 | 第12-15页 |
第2章 张炎的思想艺术趣味与意象择取 | 第15-29页 |
·词人自我历史形象与词心蜕变 | 第15-20页 |
·清脱豪侈的“玉田公子” | 第16-18页 |
·落拓飘零的“落魄王孙” | 第18-19页 |
·隐逸超旷的“乐笑翁” | 第19-20页 |
·张炎的美学趣味与意象选择 | 第20-24页 |
·张炎的人生哲学与意象选择 | 第24-29页 |
第3章 张炎词中的云意象 | 第29-41页 |
·《山中白云词》中的云意象 | 第29-32页 |
·色彩云 | 第29-30页 |
·心理云 | 第30-31页 |
·阻隔云 | 第31页 |
·宾客云 | 第31页 |
·地理云 | 第31-32页 |
·张炎词中云意象的意蕴内涵 | 第32-41页 |
·自然之云 | 第32页 |
·情性之云 | 第32-34页 |
·漂泊孤苦之云 | 第34-36页 |
·闲隐之云 | 第36-38页 |
·道蕴禅机之云 | 第38-41页 |
第4章 云意象与张炎词主体风格的流变 | 第41-55页 |
·宋词中的云意象 | 第41-47页 |
·张炎词云意象与其主体艺术风格的流变 | 第47-55页 |
·和云流出空山:云窝香枕里雅美淡婉的温软咏叹调 | 第48-50页 |
·袖裹寒云,苦竹鸣山鬼:苍凉激楚的盛衰咏叹调 | 第50-51页 |
·着我白云堆里,安知不是神仙:超逸放旷的清玄歌叹调 | 第51-52页 |
·孤云海树,笑我凄凉客路长:凄雁怨蛩的迟暮哀叹调 | 第52-55页 |
结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