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与“花儿”之比较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国风》的歌谣性质及“花儿”概说 | 第12-28页 |
第一节 《国风》的歌谣性质 | 第12-17页 |
一、 《国风》是古人的歌谣 | 第12-13页 |
二、 散见于古书中的古代歌谣 | 第13-15页 |
三、 关于乐歌和徒歌 | 第15-17页 |
第二节 “花儿”概说 | 第17-22页 |
一、 “花儿”的产生时代 | 第17-20页 |
二、 关于“花儿”的名称 | 第20-21页 |
三、 “花儿”传唱的禁忌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国风》与“花儿”的社会功能 | 第22-26页 |
一、 兴、观、群、怨 | 第22-25页 |
二、 娱乐交际功能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国风》与“花儿”主题的比较研究 | 第28-46页 |
第一节 爱情主题的比较研究 | 第28-34页 |
一、 男人给女人的歌:婉转凄迷与直白苍劲 | 第28-31页 |
二、 女人给男人的歌:神魂颠倒与歇斯底里 | 第31-34页 |
第二节 劳役和劳动主题的比较研究 | 第34-40页 |
一、 《国风》的劳役和劳动主题 | 第34-37页 |
二、 “花儿”的劳役和劳动主题 | 第37-40页 |
第三节 时间主题的比较研究 | 第40-43页 |
一、 感叹时光流逝,宣扬及时行乐 | 第40-41页 |
二、 孤单中岁月难熬,甜蜜中时光易逝 | 第41-43页 |
三、 触景伤情,感叹时光流逝 | 第43页 |
小结 | 第43-46页 |
第三章 《国风》与“花儿”艺术手法的比较研究 | 第46-62页 |
第一节 赋比兴及其运用 | 第46-50页 |
一、 以赋起兴 | 第46-48页 |
二、 以比起兴 | 第48-49页 |
三、 通篇为赋 | 第49页 |
四、 通篇为比 | 第49-50页 |
第二节 譬喻夸张及其它 | 第50-59页 |
一、 譬喻 | 第51-53页 |
二、 夸张及其它 | 第53-59页 |
小结 | 第59-62页 |
第四章 《国风》与“花儿”篇章结构的比较研究 | 第62-76页 |
第一节 重章复唱结构 | 第62-70页 |
一、 《国风》之重章复唱结构 | 第62-69页 |
二、 “花儿”的重章复唱结构 | 第69-70页 |
第二节 问答式结构 | 第70-71页 |
第三节 十二月歌形式 | 第71-73页 |
小结 | 第73-76页 |
结语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