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课题的意义和紧迫性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村镇污水处理技术 | 第11-12页 |
·村镇污水处理模式 | 第12-13页 |
·课题的必要性 | 第13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特色 | 第14页 |
·课题的来源 | 第14-15页 |
第2章 研究技术路线及实验方法 | 第15-19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页 |
·主要分析项目和检测方法 | 第15-16页 |
·村庄污水水质检测 | 第16-19页 |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 第17页 |
·现场简易检测指标与方法 | 第17-19页 |
第3章 小康型村镇污水特征与排放标准 | 第19-31页 |
·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特征分析 | 第19-28页 |
·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0-28页 |
·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特征调查结论 | 第28-29页 |
·村庄污水相关的排放标准的思考 | 第29-31页 |
第4章 小康型村镇污水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 | 第31-60页 |
·立体循环一体化氧化沟技术(IODVC) | 第33-40页 |
·工艺流程 | 第34-35页 |
·工艺设计参数 | 第35页 |
·污水处理效果 | 第35-38页 |
·立体循环一体化氧化沟工艺工程实例及工程造价 | 第38-39页 |
·立体循环一体化氧化沟+强化人工湿地技术运行管理 | 第39-40页 |
·分段进水跌水充氧一体化生物膜技术 | 第40-46页 |
·工艺流程 | 第41页 |
·分段进水一体化生物膜反应器实验装置及运行参数 | 第41-42页 |
·污水处理效果 | 第42-45页 |
·分段进水跌水充氧接触氧化工程实例及工程造价 | 第45页 |
·分段进水跌水充氧接触氧化+生态滤池技术运行管理 | 第45-46页 |
·多介质土壤层耦合技术(MSL) | 第46-52页 |
·工艺流程 | 第46-47页 |
·技术特点 | 第47页 |
·工艺设计参数 | 第47-48页 |
·污水处理效果 | 第48-51页 |
·多介质土壤层耦合工艺工程实例及工程造价 | 第51页 |
·多介质土壤层耦合技术运行管理 | 第51-52页 |
·人工湿地技术 | 第52-58页 |
·工艺流程 | 第53页 |
·工艺设计参数 | 第53页 |
·污水处理效果 | 第53-56页 |
·人工湿地技术工程实例及工程造价 | 第56-57页 |
·分散式人工湿地技术运行管理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 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小康型村镇污水处理工艺优化选择 | 第60-72页 |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第60-61页 |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第61-64页 |
·建立问题的递阶层次结构 | 第61页 |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 第61-62页 |
·计算单一准则下元素的相对权重 | 第62-64页 |
·计算各层元素的组合权重 | 第64页 |
·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小康型村镇污水处理工艺综合评价 | 第64-71页 |
·建立小康型村镇污水处理工艺的递阶层次结构 | 第64-65页 |
·小康型村镇污水处理工艺递阶结构层权重的确定 | 第65-69页 |
·小康型村镇污水处理工艺综合优化排序 | 第69-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2-75页 |
·结论 | 第72-74页 |
·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特征调查结论 | 第72-73页 |
·小康型村镇污水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 | 第73页 |
·小康型村镇污水处理工艺的优化选择 | 第73-74页 |
·不足及建议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