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4页 |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29页 |
| ·CS_2废气的来源及危害 | 第14-15页 |
| ·CS_2废气处理现状 | 第15-20页 |
| ·低温冷凝法 | 第15-16页 |
| ·吸附法 | 第16-18页 |
| ·化学吸收法 | 第18页 |
| ·催化加氢法 | 第18页 |
| ·催化水解法 | 第18-19页 |
| ·生物氧化法 | 第19页 |
| ·微波无极灯光解法 | 第19-20页 |
| ·介质阻挡放电法 | 第20页 |
| ·脉冲电晕技术治理废气 | 第20-29页 |
| ·脉冲电晕放电的基本理论 | 第21-24页 |
| ·脉冲电晕放电过程中发生的基元反应 | 第24-26页 |
| ·脉冲电晕降解有机物的机理 | 第26-27页 |
| ·脉冲电晕放电在恶臭气体治理中的应用 | 第27-28页 |
| ·脉冲电晕结合吸收法处理废气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 | 第29-35页 |
| ·实验流程及实验步骤 | 第29-30页 |
| ·实验流程 | 第29页 |
| ·实验步骤 | 第29-30页 |
| ·实验装置 | 第30-32页 |
| ·高压脉冲电源 | 第30-31页 |
| ·脉冲电晕反应器 | 第31-32页 |
|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32页 |
| ·实验材料 | 第32页 |
| ·实验分析仪器 | 第32页 |
| ·分析方法 | 第32-35页 |
| ·分析原理 | 第32-33页 |
| ·标准曲线绘制 | 第33-34页 |
| ·采样方法 | 第34页 |
| ·去除率定义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脉冲电晕法对 CS_2的去除效果 | 第35-45页 |
| ·峰值电压对 CS_2去除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 ·脉冲频率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 ·气体初始质量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 ·添加氧气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 ·添加水汽对去除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 ·反应产物和机理分析 | 第40-44页 |
| ·在氮气(氩气)条件下的反应产物和机理分析 | 第40-41页 |
| ·在氩气和氧气混合气中的反应产物和机理分析 | 第41-43页 |
| ·在氩气和水汽混合气中的反应产物和机理分析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五章 脉冲电晕法结合现场化学吸收法对 CS_2去除率的影响 | 第45-52页 |
| ·单一载气条件下有吸收剂存在 CS_2的去除效果 | 第45-46页 |
| ·添加氧气条件下有吸收剂存在 CS_2的去除效果 | 第46-47页 |
| ·添加水汽条件下有吸收剂存在 CS_2的去除效果 | 第47-48页 |
| ·反应产物和机理分析 | 第48-51页 |
| ·在添加氧气条件下有吸收剂存在的反应产物和机理分析 | 第48-49页 |
| ·在添加水汽条件下有吸收剂存在的反应产物和机理分析 | 第49-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六章 脉冲电晕恶臭治理工业化应用前景分析 | 第52-54页 |
| ·治理效果的有效性 | 第52页 |
| ·经济性分析 | 第52页 |
| ·工业化应用存在的问题 | 第52-54页 |
|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 第54-56页 |
| ·结论 | 第54-55页 |
| ·建议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