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硫酸寡糖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 ·凝血系统与抗凝作用简介 | 第10-11页 |
| ·硫酸寡糖活性 | 第11-13页 |
| ·硫酸寡糖制备 | 第13-14页 |
| ·硫酸多糖降解酶 | 第14-19页 |
| ·本研究课题的立题背景、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产硫酸多糖降解酶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 第21-32页 |
| ·前言 | 第21页 |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1-26页 |
| ·实验材料 | 第21-23页 |
| ·药品与试剂 | 第21-22页 |
|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第22-23页 |
| ·实验方法 | 第23-26页 |
| ·菌株的筛选 | 第23页 |
| ·硫酸多糖降解酶活力的测定 | 第23-25页 |
| ·菌株H3-2降解产物的分析 | 第25页 |
| ·菌种的保藏 | 第25页 |
| ·产硫酸多糖酶菌株H3-2的分类鉴定 | 第25-2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6-31页 |
| ·菌株初筛与复筛结果 | 第26-28页 |
| ·降解产物结果 | 第28页 |
| ·菌株H3-2的分类鉴定 | 第28-31页 |
| ·结论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硫酸寡糖的酶解制备与产物的分离分析 | 第32-43页 |
| ·前言 | 第32页 |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32-36页 |
| ·实验材料 | 第32-34页 |
| ·药品与试剂 | 第32-33页 |
|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第33页 |
| ·实验材料 | 第33-34页 |
| ·实验方法 | 第34-36页 |
| ·粗酶液的制备 | 第34页 |
| ·最佳硫酸多糖溶解体系的研究 | 第34页 |
| ·降解反应最佳条件的研究 | 第34-35页 |
| ·硫酸寡糖粗制品的制备及初步纯化 | 第35页 |
| ·硫酸寡糖的分离及分析 | 第35-3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2页 |
| ·最佳硫酸多糖溶解体系的研究 | 第36-37页 |
| ·降解反应最佳条件的研究 | 第37-39页 |
| ·硫酸寡糖的分离及分析 | 第39-42页 |
| ·结论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抗凝血活性 | 第43-50页 |
| ·前言 | 第43页 |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43-46页 |
| ·实验材料 | 第43-44页 |
| ·药品与试剂 | 第43-44页 |
| ·实验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44页 |
| ·实验方法 | 第44-46页 |
| ·血浆的制备 | 第44页 |
| ·凝血时间(CT)测定 | 第44页 |
| ·凝血酶时间(TT)测定 | 第44-45页 |
| ·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 | 第45页 |
| ·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测定 | 第45-46页 |
| ·实验结果 | 第46-48页 |
| ·硫酸寡糖对家兔血浆凝血时间(CT)的影响 | 第46-47页 |
| ·硫酸寡糖对家兔血浆PT、APTT及TT的影响 | 第47-48页 |
| ·讨论 | 第48-50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