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论 | 第6-13页 |
第一章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的言说方式 | 第13-29页 |
第一节 意象选择的古典性 | 第13-18页 |
第二节 音乐语言的民族性 | 第18-29页 |
1、调式 | 第19-22页 |
2、旋律特点及音调来源 | 第22-27页 |
3、节奏 | 第27-29页 |
第二章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母爱”的引申与升华 | 第29-49页 |
第一节 思念故乡 | 第29-35页 |
第二节 歌唱祖国 | 第35-45页 |
第三节 歌颂中国共产党 | 第45-49页 |
第三章 “母爱”成为永恒主题的心理学依据 | 第49-61页 |
第一节 感恩心理 | 第49-53页 |
第二节 回归母体 | 第53-56页 |
第三节 寻找母体的替代物 | 第56-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