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设计 | 第11-13页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和课题的基本框架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公办高校法律地位及其权力(利)运行机制 | 第13-21页 |
·现代政府职能及其转变 | 第13-15页 |
·公办高校的法律地位及其权力(利)运行机制 | 第15-21页 |
·公办高校具有行政和民事双重法律主体地位 | 第15-20页 |
·完善公办高校权力(利)运行机制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公办高校廉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第21-34页 |
·公办高校廉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1-25页 |
·决策机制在科学性、民主性上的执行不力 | 第21-22页 |
·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 第22页 |
·招生、考试、收费、评定等行业性工作的寻租问题 | 第22-23页 |
·公共财政购买行为失范(基建、物资采购等) | 第23页 |
·内部财务监管失控 | 第23-24页 |
·社会化改革过程中以权谋私(后勤、科研、对外投资等) | 第24-25页 |
·公办高校廉政建设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25-34页 |
·高校管理体制转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附生或催生消极腐败现象 | 第25-28页 |
·封建专制传统观念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双重影响,使高校消极腐败现象难以在短期内消灭 | 第28-32页 |
·反腐败工作实践中存在的教育不扎实、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得力,也是高校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重要原因 | 第32-34页 |
第四章 新形势下高校廉政建设工作基本思路和途径 | 第34-49页 |
·基本思路 | 第35-47页 |
·制度反腐 | 第35-38页 |
·源头防腐 | 第38-45页 |
·人事权 | 第39-42页 |
·财权 | 第42-44页 |
·道德教化 | 第44-45页 |
·动态反腐 | 第45-47页 |
·基本途径 | 第47-49页 |
·要体现三者并重 | 第47页 |
·要建立三个机制 | 第47-48页 |
·要坚持三个结合 | 第48页 |
·要用好三个手段 | 第48-49页 |
结束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