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传感器的应用论文

基于嵌入式与ZigBee技术无线传感网设计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8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第13-14页
       ·大规模网络第13页
       ·自组织网络第13-14页
       ·动态性网络第14页
       ·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第14页
       ·应用相关的网络第14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概况及国内外现况比较第14-15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领域第15-16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军事应用第15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环境应用第15-16页
       ·无线传感器网的医疗应用第16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6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7页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二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总体设计第18-26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第18-21页
       ·传感器节点体系结构第19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第19-20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第20-21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第21-22页
       ·网络协议第21页
       ·网络安全第21页
       ·能量管理第21页
       ·数据融合第21-22页
       ·移动管理第22页
       ·扩展性第22页
       ·健壮性第22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总体设计方案第22-23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组网方案第23-25页
       ·嵌入式网关开发方案第23-24页
       ·系统的功能第24页
       ·系统设计目标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第26-40页
     ·ZIGBEE技术概述第26-27页
       ·ZIGBEE技术的概念及由来第26页
       ·ZIGBEE协议栈框架第26-27页
     ·IEEE802.15.4主要特点第27-28页
       ·工作频段和数据速率第27页
       ·支持简单器件第27-28页
       ·信标方式和超帧结构第28页
       ·数据传输和低功率第28页
       ·安全性第28页
       ·自配置第28页
     ·物理层规范第28-31页
       ·无线信道的分配第29页
       ·主要功能与参数第29-30页
       ·调制及扩频第30页
       ·PPDU格式第30-31页
     ·媒介访问层第31-33页
       ·超帧结构第32-33页
       ·数据传送模式第33页
       ·MAC层通用帧格式第33页
       ·MAC层帧分类第33页
     ·ZigBee网络层第33-36页
     ·网络层功能介绍第34页
       ·分层协议标准的通信原语第34-35页
       ·分层协议标准的数据单元第35-36页
     ·zigBee应用层第36页
     ·TinyOS操作系统第36-39页
     ·TinyOS操作系统介绍第37-38页
     ·系统开发语言nesC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第40-51页
     ·射频模块的分析与应用第40-41页
       ·无线通信芯片CC2430/CC2431第40页
     ·CC2430/CC2431无线收发第40-41页
     ·节点各模块设计第41-44页
       ·CC2430/CC2431应用电路第41-42页
       ·温度传感器模块设计第42-43页
       ·湿度传感器模块设计第43页
       ·光照传感器模块设计第43-44页
       ·串口通信模块设计第44页
     ·软件设计第44-46页
       ·软件开发环境第44-45页
       ·软件的总体结构第45页
       ·设计步骤第45-46页
     ·应用层设计与实现第46-50页
       ·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流程第46-47页
       ·湿度传感器数据采集流程第47-48页
       ·光照传感器数据采集流程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嵌入式网关的构建第51-66页
     ·嵌入式家庭网关的硬件选型第51-53页
       ·嵌入式处理器简介第51页
       ·Intel PXA270处理器第51-52页
       ·开发平台接口与资源第52-53页
     ·嵌入式软件平台搭建第53-54页
       ·嵌入式操作系统选择第53-54页
       ·开发工具选择第54页
     ·BSP开发第54-56页
       ·Boot Loader设计第55-56页
       ·OAL层开发第56页
     ·驱动程序开发第56-60页
       ·接口驱动工作机制第56-57页
       ·串口驱动程序分析第57-59页
       ·中断的设计与实现第59页
       ·驱动程序的封装第59-60页
     ·操作系统内核镜像的定制第60-64页
       ·基本组件定制第60-61页
       ·HIVE-Based注册表实现第61-63页
       ·配置操作系统第63-64页
       ·编译平台第64页
     ·系统内核下载第64-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六章 嵌入式网关软件设计及实现第66-81页
     ·嵌入式网关软件总体设计第66页
     ·串行通信的实现第66-73页
       ·通讯端口声明程序第66-67页
       ·通讯端口的初始化程序第67-68页
       ·通讯端口打开功能程序第68-70页
       ·通讯端口关闭功能程序第70-71页
       ·通讯端口打开消息响应程序设计第71-73页
     ·数据交互的实现第73-75页
       ·本地数据存取第73页
       ·远程数据同步第73-75页
     ·人机界面设计原理第75-78页
       ·人机界面设计第76-77页
       ·参数设置模块设计第77-78页
     ·应用程序类第78-80页
       ·人机界面功能结构第78页
       ·主界面设计实现第78-79页
       ·参数设置模块设计第79-80页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81-83页
     ·工作总结第81-82页
     ·研究展望第82-83页
致谢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μC/OS-Ⅱ多路数据采集及滤波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智能组卷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