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功能材料论文

β-FeSi2基热电材料的制备及电输运作性能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20页
 1.1. 热电学历史回顾第10-11页
 1.2. 热电应用前景展望第11-12页
 1.3. 热电学基本理论第12-18页
  1.3.1. 基本热电效应第12-13页
  1.3.2. 热电器件工作原理及热电优值第13-16页
  1.3.3. 热电材料的优选第16-18页
 参考文献第18-20页
第二章 新型热电材料研究进展第20-42页
 2.1. 新型热电材料第20-34页
  2.1.1. PGEC(Phonon Glass/Electron Crystal)热电材料第21-23页
  2.1.2. Half-Heusler合金第23-25页
  2.1.3. 五碲化物(Pentatelluride)第25-26页
  2.1.4. 金属氧化物热电材料第26-28页
  2.1.5. 富硼碳化物热电材料第28页
  2.1.6. β-FeSi_2热电材料第28-30页
  2.1.7. 复合及梯度热电材料第30-32页
  2.1.8. 热电超晶格材料第32-33页
  2.1.9. 其它新型热电材料第33-34页
 2.2.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42页
第三章 实验过程与方法第42-45页
 3.1. 实验步骤第42页
 3.2. 材料制备第42-44页
 3.3. 材料结构分析第44页
 3.4. 热电性能测量第44页
 参考文献第44-45页
第四章 电输运性能测试装置设计及使用方法第45-53页
 4.1. 电学性能测量第45-48页
  4.1.1. Seebeck系数的测量第46-47页
  4.1.2. 电阻率的测量第47-48页
 4.2. 热电优值的测量第48-52页
  4.2.1. 热电优值测量装置第49-50页
  4.2.2. 热电优值测量原理和方法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3页
第五章 β-FeSi_2热电材料的相转变及微观结构第53-75页
 5.1. β-FeSi_2热电材料的相变第54-60页
  5.1.1. 快速凝固过程对β-FeSi_2相变的影响第54-56页
  5.1.2. Cu添加对β-FeSi_2相变的影响第56-58页
  5.1.3. Si过量对β相形成的影响第58-60页
 5.2. β-FeSi_2热电材料的微观结构第60-67页
  5.2.1. 快速凝固粉的微观结构第60-61页
  5.2.2. 球磨粉的微观结构第61-62页
  5.2.3. 烧结体的微观结构第62-67页
 5.3. Seebeck系数与相变的关系第67-73页
  5.3.1. Seebeck系数与退火温度的关系第67-68页
  5.3.2. Seebeck系数与退火时间的关系第68-70页
  5.3.3. β相转变的动力学分析第70-73页
 5.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5页
第六章 β-FeSi_2热电材料的电学性能第75-94页
 6.1. 制备工艺对β-FeSi_2电学性能的影响第75-82页
  6.1.1. 快速凝固β-FeSi_2的电学性能第75-77页
  6.1.2. 悬浮熔炼β-FeSi_2的电学性能第77-79页
  6.1.3. 快速凝固与悬浮熔炼β-FeSi_2电学性能的比较第79-82页
 6.2. 合金成分对β-FeSi_2电学性能的影响第82-91页
  6.2.1. 过量Si对β-FeSi_2电学性能的影响第82-86页
  6.2.2. Cu添加对β-FeSi_2电学性能的影响第86-88页
  6.2.3. 稀土Sm添加对β-FeSi_2电学性能的影响第88-91页
 6.3. 本章小结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4页
第七章 新型热电材料β-Zn_4Sb_3的电学性能第94-99页
 7.1. 实验过程第94-95页
 7.2. 结果和讨论第95-98页
 7.3. 本章小结第98页
 参考文献第98-99页
第八章 总结第99-10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2-103页
致   谢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聚酰亚胺/氮化铝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采用虚拟层合单元法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