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聚酰亚胺/氮化铝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页
 1.1 微电子材料的导热要求第11-15页
  1.1.1 基板材料第12-13页
  1.1.2 封装材料第13-14页
  1.1.3 层间介质材料第14-15页
 1.2 物质的导热机理第15-21页
  1.2.1 微观导热机理第15-19页
  1.2.2 各类物质的导热性能第19-21页
 1.3 聚酰亚胺/氮化铝复合材料第21-32页
  1.3.1 氮化铝(AIN)陶瓷第22-26页
  1.3.2 聚酰亚胺(PI)及其复合材料第26-30页
  参考文献第30-32页
第二章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第32-34页
 2.1 课题的提出第32-33页
 2.2 研究内容及线路第33-34页
第三章 原位聚合法制备聚酰亚胺/氮化铝复合材料第34-48页
 3.1 引言第34-37页
 3.2 主要化学试剂和实验器具第37-38页
  3.2.1 主要化学试剂第37页
  3.2.2 实验器具第37-38页
 3.3 原料的精制和表征第38-40页
  3.3.1 溶剂的精制第38页
  3.3.2 单体的精制和表征第38-40页
  3.3.3 氮化铝的处理第40页
 3.4 原位聚合法聚酰亚胺/氮化铝复合材料的制备第40-41页
  3.4.1 聚酰胺酸/氮化铝(PAA/AlN)的制备第40页
  3.4.2 聚酰胺酸/氮化铝(PAA/AlN)薄膜的制备第40-41页
  3.4.3 聚酰亚胺/氮化铝(PI/AlN)复合材料的制备第41页
 3.5 原位聚合法聚酰亚胺/氮化铝复合材料的表征第41-46页
  3.5.1 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SEM)分析第41-43页
  3.5.2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第43-45页
  3.5.3 复合材料的热重(TG)分析第45-46页
 3.6 本章小结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8页
第四章 PMR工艺法制备聚酰亚胺/氮化铝复合材料第48-61页
 4.1 引言第48-49页
 4.2 PMR聚酰亚胺预聚体的制备第49-51页
 4.3 氮化铝的准备第51-53页
 4.4 PMR聚酰亚胺预聚体与氮化铝的复合第53-54页
 4.5 PMR聚酰亚胺/氮化铝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第54-59页
 4.6 本章小结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1页
第五章 聚酰亚胺/氮化铝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第61-81页
 5.1 导热性的测试第61-67页
  5.1.1 概述第61-62页
  5.1.2 TCHM-LT型C-MATIC热流计导热测试仪第62-64页
  5.1.3 测试数据及其换算第64-67页
 5.2 复合材料导热系数模型第67-78页
  5.2.1 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基本方程第67-69页
  5.2.2 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改进方程第69-72页
  5.2.3 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新理论方程第72-76页
  5.2.4 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的经验模型第76-78页
 5.3 本章小结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1页
第六章 PMR聚酰亚胺/氮化铝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第81-100页
 6.1 导热性能研究第81-89页
  6.1.1 球磨工艺对导热系数的影响第81-84页
  6.1.2 热压成型工艺对导热系数的影响第84-87页
  6.1.3 偶联剂对导热系数的影响第87-88页
  6.1.4 层状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第88-89页
 6.2 介电性能研究第89-95页
  6.2.1 介电性能与氮化铝含量第90-91页
  6.2.2 介电性能与制备工艺第91-93页
  6.2.3 介电性能与偶联剂第93-95页
  6.2.4 介电性能与温度第95页
 6.3 热膨胀性能第95-96页
 6.4 本章小结第96-100页
  参考文献第99-100页
第七章 原位聚合法聚酰亚胺/氮化铝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第100-115页
 7.1 复合材料性能的正交试验研究第100-108页
  7.1.1 正交试验方案第100-101页
  7.1.2 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第101-103页
  7.1.3 正交试验的方差分析第103-106页
  7.1.4 正交试验结果第106-108页
 7.2 导热性能第108-110页
 7.3 介电性能第110-111页
 7.4 电阻率第111-112页
 7.5 本章小结第112-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15页
结论第115-117页
致谢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运转状态下转子不平衡识别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β-FeSi2基热电材料的制备及电输运作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