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5页 |
前言 | 第15-42页 |
1 银耳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背景 | 第15-17页 |
2 银耳的介绍 | 第17-28页 |
·银耳的形态结构 | 第17页 |
·银耳的生活史 | 第17-18页 |
·银耳芽孢适合生长的环境 | 第18页 |
·银耳的研究状况 | 第18-19页 |
·分子标记技术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食用菌遗传转化方法的研究 | 第21-22页 |
·食用菌选择标记的研究 | 第22-23页 |
·食用菌启动子的研究 | 第23-28页 |
3 绿色荧光蛋白研究进展 | 第28-35页 |
·绿色荧光蛋白的性质 | 第28-29页 |
·绿色荧光蛋白的化学结构 | 第29页 |
·绿色荧光蛋白的发光机制 | 第29页 |
·GFP突变体 | 第29-30页 |
·GFP及其突变体在微生物中的应用 | 第30-32页 |
·绿色荧光蛋白标记菌株的检测方法 | 第32-34页 |
·GFP标记基因在真菌中的应用前景 | 第34-35页 |
4 胰岛素的研究进展 | 第35-38页 |
·胰岛素的研究简史 | 第35-36页 |
·胰岛素的生物合成 | 第36页 |
·胰岛素的结构与功能 | 第36-37页 |
·胰岛素的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 第37-38页 |
·胰岛素的市场前景 | 第38页 |
5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 | 第38-40页 |
·选择安全的选择标记 | 第38-39页 |
·选择安全型载体 | 第39页 |
·启动子的转基因安全性 | 第39-40页 |
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40-42页 |
第一章 银耳转化受体菌株的筛选 | 第42-5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7页 |
·供试菌株 | 第42页 |
·培养基 | 第42-43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43-44页 |
·芽孢培养 | 第44页 |
·DNA提取方法 | 第44-45页 |
·RAPD分析 | 第45-46页 |
·ISSR分析 | 第46页 |
·银耳芽孢生长速度与产量分析 | 第46-47页 |
·抗药性测定 | 第4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7-52页 |
·DNA的提取 | 第47页 |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7-50页 |
·银耳芽孢培养 | 第50-52页 |
·抗药性标记筛选 | 第52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52-55页 |
第二章 银耳电激转化体系的建立 | 第55-6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5-57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55页 |
·培养基 | 第55页 |
·试剂 | 第55-56页 |
·质粒DNA的分离提纯 | 第56页 |
·银耳芽孢预处理 | 第56页 |
·转化方法 | 第56-57页 |
·计算与统计分析 | 第5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7-59页 |
·芽孢预处理对质粒DNA转化率的影响 | 第57页 |
·电压对质粒DNA转化率的影响 | 第57-58页 |
·电激缓冲液对质粒DNA转化率的影响 | 第58页 |
·质粒浓度对质粒DNA转化率的影响 | 第58-59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59-62页 |
·芽孢预处理对质粒DNA转化率的影响 | 第59-60页 |
·电压对质粒DNA转化率的影响 | 第60页 |
·电激缓冲液对质粒DNA转化率的影响 | 第60页 |
·质粒浓度对质粒DNA转化率的影响 | 第60页 |
·电激转化率的问题 | 第60-62页 |
第三章 蘑菇gpd启动子调控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银耳表达载体构建及其表达 | 第62-75页 |
1 实验材料 | 第62-65页 |
·供试菌株与质粒 | 第62页 |
·培养基 | 第62页 |
·试剂 | 第62-64页 |
·主要仪器 | 第64-6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5-69页 |
·质粒DNA提取 | 第65页 |
·重组质粒pCB-BEGFP的构建 | 第65-67页 |
·银耳芽孢预处理 | 第67页 |
·转化方法 | 第67页 |
·转化子的分子检测 | 第67-68页 |
·转化子的表达检测 | 第68-6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9-73页 |
·银耳表达载体pCB-BEGFP的构建技术路线图 | 第69-70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70页 |
·转化子菌落 | 第70-71页 |
·转化子抗性鉴定 | 第71页 |
·转化子的分子检测 | 第71-72页 |
·转化子的显微镜观察 | 第72-73页 |
·转化子聚丙烯酰胺凝胶蛋白电泳 | 第73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73-75页 |
第四章 银耳gpd cDNA及启动子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75-9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75-76页 |
·菌种与质粒 | 第75页 |
·培养基 | 第75页 |
·试剂 | 第75-76页 |
·寡核苷酸引物 | 第76页 |
2 实验方法 | 第76-81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76页 |
·PCR扩增反应 | 第76-79页 |
·目的片段的回收、克隆及重组子的筛选 | 第79页 |
·gus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79-81页 |
·银耳表达载体TGP1301转化银耳芽孢 | 第81页 |
·gus基因的活性检测 | 第81页 |
3.结果与分析 | 第81-87页 |
·银耳gpd基因的克隆 | 第81-82页 |
·银耳gpd基因的cDNA克隆 | 第82-84页 |
·银耳gpd基因上游片段的克隆 | 第84页 |
·启动子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84-85页 |
·银耳表达载体TGP1301的构建 | 第85-87页 |
·银耳芽孢的转化及gus基因的活性检测结果 | 第87页 |
4 讨论 | 第87-90页 |
·RNA提取 | 第87-88页 |
·cDNA合成与克隆 | 第88页 |
·Tail-PCR | 第88-89页 |
·启动子功能验证 | 第89-90页 |
第五章 利用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研究银耳启动子的活性 | 第90-10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0-93页 |
·供试菌株与质粒 | 第90页 |
·培养基 | 第90页 |
·试剂 | 第90页 |
·PCR产物回收 | 第90-91页 |
·PCR产物酶切 | 第91页 |
·质粒DNA提取 | 第91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91-92页 |
·重组质粒转化银耳芽孢 | 第92页 |
·转化子的表达检测 | 第92-9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3-98页 |
·银耳gpd启动子调控制egfp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93-94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94-95页 |
·转化子的表达检测 | 第95-98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98-100页 |
第六章 人胰岛素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化银耳 | 第100-10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00-104页 |
·菌种 | 第100页 |
·主要试剂 | 第100-101页 |
·所用引物 | 第101页 |
·方法 | 第101-10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04-108页 |
·重组质粒的PCR验证 | 第104-105页 |
·转化子抗性鉴定 | 第105页 |
·转化子的分子检测 | 第105-106页 |
·转化子的Southern杂交 | 第106-108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108-10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09-111页 |
1 主要研究结果 | 第109页 |
2 创新点 | 第109页 |
3 下一步研究内容 | 第109-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23页 |
缩略词及英汉对照 | 第123-124页 |
附录1 双孢蘑菇gpd启动子、egfp基因及Tnos序列 | 第124-125页 |
附录2 银耳gpd基因序列 | 第125-126页 |
附录3 银耳gpd cDNA序列 | 第126-127页 |
附录4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 第127-128页 |
致谢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