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4页 |
| 一、《文選》及其注本 | 第9-10页 |
| 二、敦煌本《文選》音注的研究現狀及研究意義 | 第10-11页 |
| 三、本文的研究材料及操作方法 | 第11-13页 |
| 四、本文所用的工作文本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文選》殘卷音注的韻類系統 | 第14-30页 |
| 一、通攝 | 第14-15页 |
| 二、江攝 | 第15页 |
| 三、宕攝 | 第15-16页 |
| 四、止攝 | 第16-17页 |
| 五、遇攝 | 第17-18页 |
| 六、蟹攝 | 第18-20页 |
| 七、臻攝 | 第20-21页 |
| 八、山攝 | 第21-23页 |
| 九、效攝 | 第23-24页 |
| 十、果攝 | 第24-25页 |
| 十一 假攝 | 第25页 |
| 十二、梗攝 | 第25-27页 |
| 十三、曾攝 | 第27页 |
| 十四、流攝 | 第27-28页 |
| 十五、深攝 | 第28页 |
| 十六、咸攝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文選》殘卷音注的聲母系統 | 第30-42页 |
| 一、唇音 | 第30-32页 |
| 二、舌音 | 第32-34页 |
| 三、齒音 | 第34-37页 |
| 四、牙音 | 第37-39页 |
| 五、喉音 | 第39-41页 |
| 六、舌齒音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文選》殘卷音注中所見特殊的語音現象 | 第42-56页 |
| 第一節 聲母 | 第42-45页 |
| 第二節 韻類系統 | 第45-52页 |
| 第三節 聲調 | 第52-54页 |
| 第四節 跨部混用 | 第54-56页 |
| 第五章 殘卷音注與刻本音注在音注形式和語音上的差异 | 第56-68页 |
| 第一節 殘卷與刻本在語音形式上的比較 | 第56-57页 |
| 第二節 殘卷音注與刻本音注在語音上的比較 | 第57-68页 |
| 結語 | 第68-69页 |
| 參考文獻 | 第69-71页 |
| 致謝 | 第71-72页 |
| 附:本人在讀期間發表科研論文、論著及獲獎情况一覽表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