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论文--交通调查与规划论文

基于后效晚点时间的机场近机位容量评估研究

致谢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4页
1 引言第14-30页
   ·研究背景第14-19页
     ·研究背景第14-15页
     ·问题的提出第15-17页
     ·研究的内容第17-19页
   ·机位容量研究的意义第19-22页
     ·机位容量研究对机场容量综合评估的意义第19-20页
     ·机场机位容量研究对扩充机位容量的意义第20-21页
     ·机场机位容量研究对分析提高现有机位运行水平的意义第21-22页
   ·机位容量的研究综述第22-27页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第27-30页
2 机位容量决定要素与排队问题研究第30-64页
   ·机场机位容量决定要素分析第30-40页
     ·机位数量和类型第30-32页
     ·机位保障作业时间和作业设备第32页
     ·需求分布和航班时刻的安排第32-33页
     ·飞机机型和航班类型第33-34页
     ·机场构型和滑跑系统第34页
     ·航班晚点和缓冲时间第34-38页
     ·机位分配策略和调整策略第38-40页
   ·机场机位排队问题及各种时间参数的标定第40-63页
     ·机位容量利用率第40-41页
     ·机位作业时间的 PERT网络估算第41-45页
     ·机位分配最小间隔时间的确定第45-52页
     ·机位实际占用时间的分布函数以及假设检验第52-56页
     ·机位分配间隔时间的分布函数以及假设检验第56-58页
     ·机位分配缓冲时间的分布函数和假设检验第58-60页
     ·航班进入机位晚点时间的分布函数和假设检验第60-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3 航班不换机位分配规则后效晚点时间第64-78页
   ·两相邻航班间的平均后效晚点时间第64-69页
     ·晚点时间和缓冲时间的概率分布第64页
     ·航班等级相同时航班2的平均后效晚点时间第64-66页
     ·航班等级相同时航班1的平均后效晚点时间第66-67页
     ·航班1优先航班2时航班2的平均后效晚点时间第67-68页
     ·航班2优先航班1时航班1的平均后效晚点时间第68-69页
   ·两特定航班间平均后效晚点时间第69-71页
     ·航班等级相同时航班平均后效晚点时间第69-70页
     ·航班等级不同时航班平均后效晚点时间第70-71页
   ·分类运行航班综合平均后效晚点时间第71-72页
   ·向非相邻后行航班直接传播的平均航班后效晚点时间第72-74页
   ·第一层次航班平均后效晚点时间第74页
   ·航班后效晚点时间总值第74-77页
   ·本章小结第77-78页
4 两机位航班更换机位分配规则相邻航班间后效晚点时间第78-142页
   ·到达间隔时间和缓冲时间的关系第78-87页
     ·到达间隔时间与缓冲时间的等式关系第79-82页
     ·到达间隔时间和缓冲时间的不等式关系第82-87页
   ·同等级航班,航班k+1及参与换队航班后效晚点时间第87-98页
     ·航班晚点冲突时间第87-90页
     ·航班晚点取值不同时航班后效晚点时间第90-95页
     ·参数n取值不同时航班后效晚点时间第95-97页
     ·简化后的航班后效晚点时间计算方法第97-98页
   ·同等级航班,航班1及参与换队航班后效晚点时间第98-109页
     ·航班晚点冲突时间第98-101页
     ·航班晚点取值不同时航班后效晚点时间第101-107页
     ·参数n取值不同时航班后效晚点时间第107-109页
     ·简化后的航班后效晚点时间计算方法第109页
   ·航班1优先,航班k+1及参与换队航班后效晚点时间第109-121页
     ·航班晚点冲突时间第110-112页
     ·航班晚点取值不同时航班后效晚点时间第112-118页
     ·参数n取值不同时航班后效晚点时间第118-120页
     ·简化后的航班后效晚点时间计算方法第120-121页
   ·航班k+1优先,航班1及参与换队航班后效晚点时间第121-141页
     ·航班晚点冲突时间第121-123页
     ·航班晚点取值不同时航班后效晚点时间第123-130页
     ·参数n取值不同时航班后效晚点时间第130-132页
     ·简化后的航班后效晚点时间的计算方法第132-141页
   ·本章小结第141-142页
5 两机位及多机位航班更换机位分配规则后效晚点时间总值第142-159页
   ·两机位航班更换机位特定航班间平均后效晚点时间总值第142-146页
     ·航班等级相同时,平均后效晚点时间总值第142-144页
     ·航班等级不同时,平均后效晚点时间总值第144-146页
   ·两机位航班更换机位策略下分类运行综合后效晚点第146-147页
   ·两机位航班更换机位策略下非相邻航班间后效晚点时间第147-149页
   ·两机位航班更换机位策略下第一层次航班后效晚点第149-151页
   ·两机位航班更换机位策略下航班后效晚点时间总值第151-154页
   ·多机位航班更换机位分配规则条件下后效晚点时间总值第154-157页
   ·本章小结第157-159页
6 机位容量计算模型第159-186页
   ·以限定后效晚点时间为目标的缓冲时间的确定第159-163页
   ·以限定队列长度为目标的缓冲时间的确定第163-168页
     ·机位分配平均队列长度的确定第163-166页
     ·以限定平均队列长度为目标的缓冲时间的确定第166-168页
   ·平均必要缓冲时间第168-177页
     ·航班不换机位平均必要缓冲时间第168-175页
     ·两机位及多机位航班更换机位平均必要缓冲时间的确定第175-177页
   ·机场机位容量的优化模型第177-179页
   ·机场机位容量计算算例第179-185页
   ·本章小结第185-186页
7 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展望第186-189页
   ·研究的主要结论第186-187页
   ·研究工作展望第187-189页
参考文献第189-194页
作者简历第194-196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96页

论文共1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猴子与近代欧洲文化视野中的中国人形象--从18世纪“中国热”到20世纪初
下一篇: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