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研究方法及假设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假设 | 第12页 |
·对中小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界定 | 第12-14页 |
·对中小企业的界定 | 第12-14页 |
·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界定 | 第14页 |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2 企业发展的相关研究述评 | 第16-24页 |
·有关企业发展以资源为基础的研究述评 | 第16-19页 |
·新古典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 第16-17页 |
·交易成本理论和内部化理论 | 第17-18页 |
·资源基础论 | 第18-19页 |
·有关企业发展集群理论的研究述评 | 第19-21页 |
·外部经济理论 | 第19-20页 |
·集聚经济理论 | 第20页 |
·新竞争经济理论 | 第20-21页 |
·有关企业发展企业进化论的研究述评 | 第21-24页 |
·企业进化理论 | 第21-22页 |
·企业共生理论 | 第22-24页 |
3 两种视角下的中小企业发展 | 第24-33页 |
·集群视角下的中小企业发展 | 第24-28页 |
·企业集群的含义与特征 | 第24-25页 |
·集群网络模型 | 第25-26页 |
·集群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26-27页 |
·集群视角下的中小企业发展内外部环境 | 第27-28页 |
·共生视角下的中小企业发展 | 第28-33页 |
·共生的含义与特征 | 第29页 |
·共生网络模型 | 第29-30页 |
·共生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30-31页 |
·共生视角下的中小企业发展内、外部环境 | 第31-33页 |
4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地区差异现状 | 第33-50页 |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地区差异的形成历程 | 第33-35页 |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地区差异现状 | 第35-50页 |
·地区差异整体状况 | 第35-36页 |
·地区差异现状具体表现 | 第36-50页 |
5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 | 第50-59页 |
·中小企业发展地区差异实证分析的方法论 | 第50-51页 |
·中小企业发展地区差异测量的指标 | 第50-51页 |
·非均衡发展的测量指标 | 第51页 |
·中小企业发展水平地区差异的地域单元与时间序列单元的确定 | 第51页 |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 | 第51-59页 |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绝对差异 | 第51-52页 |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对差异 | 第52-53页 |
·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 | 第53-59页 |
6 结论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