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测评研究--以仁寿县为例
|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 第1章 导论 | 第12-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页 |
| ·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论文框架设计 | 第14-15页 |
| 第2章 城镇与城镇化 | 第15-30页 |
| ·城市、城镇与集镇 | 第15-20页 |
| ·城市 | 第15页 |
| ·小城镇、集镇 | 第15-16页 |
| ·城镇 | 第16-17页 |
| ·城镇设置标准 | 第17-19页 |
| ·城镇辖区和城镇建成区 | 第19-20页 |
| ·城镇人口 | 第20-22页 |
| ·城镇人口的概念 | 第20页 |
| ·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 | 第20-21页 |
| ·城镇人口的计算 | 第21-22页 |
| ·城镇的功能 | 第22-24页 |
| ·城镇的基本功能 | 第22-23页 |
| ·城镇功能的历史演化 | 第23-24页 |
| ·城镇化 | 第24-30页 |
| ·城镇化的概念 | 第24页 |
|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 | 第24-27页 |
| ·县域城镇化 | 第27-30页 |
| 第3章 我国城镇化的测评方法和问题 | 第30-48页 |
| ·我国目前城镇化水平的测评 | 第30-33页 |
| ·城镇人口比重法 | 第30页 |
| ·非农业人口比重法 | 第30-31页 |
| ·城镇土地利用比重指标法 | 第31页 |
| ·城镇化综合指标法 | 第31-33页 |
| ·城镇化测评存在的问题 | 第33-36页 |
| ·各种单一指标法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 ·城镇发展过程中重数量指标轻质量发展 | 第35-36页 |
| ·综合指标法存在的问题 | 第36页 |
| ·现有测评产生问题的原因 | 第36-41页 |
| ·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脱节 | 第37-38页 |
| ·城镇化内涵不明 | 第38-40页 |
| ·方法不科学 | 第40页 |
| ·弄虚作假 | 第40-41页 |
| ·测评理论和方法的探讨 | 第41-48页 |
|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1-46页 |
| ·城镇化测评的方法 | 第46-48页 |
| 第4章 仁寿县城镇化发展水平测评 | 第48-64页 |
| ·仁寿的基本概况 | 第48-52页 |
| ·社会经济的发展现状 | 第48页 |
| ·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 第48-52页 |
| ·用现有方法测评仁寿县城镇化水平 | 第52-54页 |
| ·用非农业人口测算的城镇化水平 | 第52-53页 |
| ·用城镇人口测算的城镇化水平 | 第53页 |
| ·单一指标实际反映的城镇化水平 | 第53-54页 |
| ·用指标体系测评仁寿县城镇化水平 | 第54-64页 |
| ·数据资料的来源 | 第54-55页 |
| ·逆指标的处理结果 | 第55-56页 |
| ·权重的确定 | 第56-58页 |
| ·仁寿城镇化的得分 | 第58-59页 |
| ·仁寿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 | 第59-61页 |
| ·仁寿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 第61-64页 |
| 第5章 探讨 | 第64-67页 |
| ·研究结论 | 第64-65页 |
| ·不同的测评方法,测评结果差异很大 | 第64-65页 |
| ·城镇化是复合概念 | 第65页 |
| ·仁寿县城镇化水平处于中等发展水平 | 第65页 |
| ·建议 | 第65-67页 |
|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 第65-66页 |
| ·提高建制镇标准并严格执行 | 第66页 |
| ·健全指标统计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