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

盐稀释剂对合成D,L-丙交酯的影响及PDLLA/EC共混物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0页
1 绪论第10-19页
   ·丙交酯(lactide)的概述第11-12页
   ·丙交酯的制备原理第12页
   ·丙交酯制备方法的研究第12-16页
     ·催化剂第13页
     ·原料第13-14页
     ·生产工艺第14-15页
     ·丙交酯的纯化第15-16页
   ·聚乳酸的改性研究第16-18页
     ·共混改性第16页
     ·化学改性第16-17页
     ·表面改性法第17-18页
   ·本课题的意义和研究内容第18-19页
2 合成丙交酯盐稀释剂的选择及工艺条件的确定第19-30页
   ·前言第19-20页
   ·实验试剂第20页
   ·实验仪器第20页
   ·丙交酯的合成与纯化第20-21页
   ·盐稀释的选择剂第21页
   ·盐稀释的用量第21页
   ·焦磷酸盐对丙交酯收率的影响第21-22页
   ·组合催化剂对丙交酯收率的影响第22页
   ·正交试验第22-23页
     ·因素水平表的制定第22页
     ·利用正交表,确定实验方案第22-23页
     ·试验的数据处理以及方差分析第23页
   ·结果与讨论第23-28页
     ·盐稀释剂的选择第23-24页
     ·对比实验第24页
     ·盐稀释剂量的选择第24-25页
     ·焦磷酸对丙交酯收率的影响第25页
     ·组合催化剂对丙交酯收率的影响第25-27页
     ·正交实验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30页
3 丙交酯的分析与测试第30-43页
   ·前言第30页
   ·丙交酯的定性分析第30-31页
     ·丙交酯熔点的分析第30-31页
     ·丙交酯的红外吸收光谱图分析第31页
   ·丙交酯的定量分析第31-36页
     ·磷酸盐的鉴别和磷酸盐含量的测定第31-33页
     ·丙交酯中残留乳酸含量测定第33-34页
     ·丙交酯中微量水分的分析第34-36页
   ·结果与讨论第36-42页
     ·丙交酯熔点的分析第36-37页
     ·丙交酯的红外吸收光谱图分析第37-38页
     ·残留磷酸盐的鉴别和含量的测定第38-39页
     ·乳酸残留量的测定第39-40页
     ·微量水分含量的测定第40-41页
     ·丙交酯的纯度讨论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4 PDLLA 的制备和表征第43-48页
   ·前言第43页
   ·PDLLA 的制备第43-44页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44页
     ·实验方法第44页
   ·PDLLA 的分析测试第44-46页
     ·PDLLA 的IR 检测第44页
     ·PDLLA 粘均分子量的测定第44-46页
   ·结果与讨论第46-47页
     ·PDLLA 的实验收率第46页
     ·PDLLA 的红外分析第46-47页
     ·PDLLA 粘均分子量测定的实验结果第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5 PDLLA/EC 共混物的制备和表征第48-59页
   ·前言第48-49页
   ·PDLLA/EC 共混物的制备第49页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49页
     ·实验方法第49页
   ·PDLLA/EC 的降解实验第49-50页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50页
     ·实验方法第50页
   ·PDLLA/EC 共混物的表征第50-51页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51页
     ·检测方法第51页
   ·结果与讨论第51-58页
     ·PDLLA/EC 的降解实验结果第51-52页
     ·PDLLA/EC 共混物降解过程中特性粘度的变化规律第52-54页
     ·PDLLA/EC 共混物的红外光谱分析第54-56页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56-57页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第57-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6 结论与对后续工作的建议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附录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经济发展、市场结构与食品工业技术创新关系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测评研究--以仁寿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