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言 | 第6页 |
第一章、工笔人物画的传统和美学特征 | 第6-14页 |
第一节 概要 | 第6-8页 |
第二节 中国画的文化根源 | 第8-11页 |
儒 | 第8-9页 |
道 | 第9-10页 |
“自然”与“自然意法” | 第10-11页 |
第三节 工笔人物画的美学特征 | 第11-14页 |
意象和“气韵生动” | 第11-13页 |
文人气质 | 第13-14页 |
“程式化” | 第14页 |
第二章、工笔人物画的兴衰 | 第14-20页 |
第一节 多元和融合 | 第15-16页 |
第二节 停滞与保守 | 第16-18页 |
第三节 鸦片战争后的转变 | 第18页 |
第四节 百年冲击 | 第18-20页 |
第三章、现代工笔人物画发展方向 | 第20-31页 |
第一节 现代工笔人物画概况 | 第20-22页 |
第二节 现代工笔人物画发展趋势——打破“工”与“写”的界限 | 第22-28页 |
线的写意 | 第23-24页 |
色彩的写意 | 第24-25页 |
意象造型 | 第25-27页 |
虚实结合 | 第27-28页 |
第三节 关于当代工笔人物画教育浅探 | 第28-31页 |
素描造型与写生 | 第28-30页 |
肌理“度”的把握 | 第30-31页 |
第四章、总结与展望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3页 |
后记 | 第33-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