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教育体制下均衡问题的技术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5页 |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的现状 | 第10-13页 |
·教育均衡与教育公平 | 第10-11页 |
·教育均衡与教育资源 | 第11页 |
·教育均衡整体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基础教育体制下均衡一般问题的理论分析 | 第15-28页 |
·均衡理论 | 第15-16页 |
·基础教育均衡问题分析 | 第16-27页 |
·基础教育的城乡均衡问题 | 第17-18页 |
·基础教育的区域均衡问题 | 第18-19页 |
·基础教育的校际均衡问题 | 第19-20页 |
·基础教育城乡、区域和校际均衡问题的一个解释 | 第20-24页 |
·基础教育的其他均衡问题 | 第24-27页 |
·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高等教育体制下均衡一般问题的理论分析 | 第28-40页 |
·高等教育区域均衡分析 | 第28-30页 |
·高等教育资金不足带来的失衡问题 | 第30-31页 |
·高等教育市场结构均衡分析 | 第31-32页 |
·高校招生和就业的均衡分析 | 第32-34页 |
·政府与高校的均衡分析 | 第34-35页 |
·高等教育市场其他均衡分析 | 第35-38页 |
·高等教育的师生比失衡问题 | 第35-36页 |
·不同学科门类的失衡问题 | 第36-37页 |
·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失衡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基础教育均衡典型问题的技术分析 | 第40-51页 |
·实践调查和分析 | 第40-42页 |
·委托代理模型 | 第42-44页 |
·教育体制的参与者 | 第42-43页 |
·教育体制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43-44页 |
·委托代理模型的结论 | 第44页 |
·博弈分析 | 第44-49页 |
·教育主管部门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44-46页 |
·家长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46-48页 |
·学校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1页 |
第五章 高等教育均衡典型问题的技术分析 | 第51-60页 |
·高等教育供给与需求双失衡 | 第51-54页 |
·政府教育支出区域间不平衡的动态分析模型 | 第54-58页 |
·区域教育发展的定量分析 | 第54-56页 |
·Verhulst动态模型分析 | 第56-58页 |
·小结 | 第58-60页 |
第六章 政策建议和展望 | 第60-63页 |
·基础教育的政策与建议 | 第60-61页 |
·高等教育的政策与建议 | 第61-62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硕士生期间完成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