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数字转矩测量的带泵控制功能的软起动器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2页 |
| ·引言 | 第9页 |
| ·国内外软起动器的发展状况 | 第9-10页 |
| ·本课题任务与工作 | 第10-12页 |
| 第2章 软起动器的理论基础 | 第12-25页 |
| ·引言 | 第12页 |
| ·异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12-13页 |
| ·电机传统起动方式原理 | 第13-17页 |
| ·直接起动法 | 第13-14页 |
| ·降压起动法 | 第14-17页 |
| ·一般软起动方法与原理 | 第17-19页 |
| ·电压斜坡起动 | 第17-18页 |
| ·限电流起动 | 第18-19页 |
| ·晶闸管调压电路 | 第19-23页 |
| ·晶闸管调压原理 | 第19-21页 |
| ·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状态 | 第21-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 第3章 软起动器的转矩检测原理 | 第25-32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软起动器的电量检测方法 | 第25-29页 |
| ·直流采样法与交流采样法 | 第25-26页 |
| ·交流采样的坐标变换 | 第26-27页 |
| ·交流采样的瞬时电量 | 第27-29页 |
| ·全数字转矩测量 | 第29-31页 |
| ·转矩测量的方法 | 第29页 |
| ·全数字转矩测量原理 | 第29-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4章 泵控制原理分析 | 第32-41页 |
| ·引言 | 第32页 |
| ·水锤产生的原因 | 第32-33页 |
| ·直接起动的水锤分析 | 第33-34页 |
| ·一般软起动的水锤分析 | 第34-36页 |
| ·泵控制软起动功能水锤分析 | 第36-38页 |
| ·泵控制停止功能水锤分析 | 第38-39页 |
| ·泵控制软起动器的原理分析 | 第39-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5章 软起动器的硬件设计 | 第41-54页 |
| ·引言 | 第41页 |
| ·软起动器的硬件总体设计 | 第41-42页 |
| ·软起动器的主控单元 | 第42-47页 |
| ·控制芯片简介 | 第42-44页 |
| ·数据存储芯片简介 | 第44-46页 |
| ·通讯接口硬件设计 | 第46-47页 |
| ·电压电流检测单元 | 第47-50页 |
| ·工作电源电路 | 第50页 |
| ·继电器开关电路 | 第50-51页 |
| ·故障处理设计 | 第51-52页 |
| ·硬件抗干扰设计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6章 软起动器的软件设计 | 第54-67页 |
| ·引言 | 第54页 |
| ·软起动器软件总体结构设计 | 第54-56页 |
| ·电参量的采集软件设计 | 第56-57页 |
| ·串口通讯接口软件设计 | 第57-60页 |
| ·PWM波产生原理及软件设计 | 第60-61页 |
| ·各种起动控制方式软件设计 | 第61-65页 |
| ·斜坡电压起动子程序 | 第61-62页 |
| ·限电流起动子程序 | 第62页 |
| ·泵控制起动子程序 | 第62-65页 |
| ·系统故障检测程序设计 | 第65页 |
| ·软件可靠性 | 第65-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7章 建模与仿真 | 第67-76页 |
| ·引言 | 第67页 |
| ·仿真工具介绍 | 第67页 |
| ·仿真模块 | 第67-72页 |
| ·三相交流电压源模块 | 第68页 |
| ·触发角控制模块 | 第68-70页 |
| ·晶闸管组模块 | 第70-71页 |
| ·电机参数设置与显示测量模块 | 第71页 |
| ·各种起动方式仿真模型 | 第71-72页 |
| ·仿真结果 | 第72-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第8章 试验调试与结果 | 第76-83页 |
| ·引言 | 第76页 |
| ·仿真器硬件简介 | 第76页 |
| ·调试工具及软件介绍 | 第76-79页 |
| ·试验调试步骤及其采样波形结果 | 第79-81页 |
| ·实验结果 | 第81-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 ·结论 | 第83-84页 |
| ·展望 | 第84-85页 |
| 致谢 | 第85-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 附录 | 第88-9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