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合成绝缘子的沿革 | 第9页 |
| ·国内外合成绝缘子的研发使用情况 | 第9-10页 |
| ·合成绝缘子闪络故障 | 第10-13页 |
| ·雷击闪络 | 第10-11页 |
| ·鸟害闪络 | 第11-12页 |
| ·污秽闪络 | 第12页 |
| ·不明闪络 | 第12-13页 |
| ·研究合成绝缘子不明闪络的意义 | 第13-14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 2 合成绝缘子电场陡变机理的研究 | 第15-27页 |
| ·一次典型不明闪络的研究 | 第15-16页 |
| ·合成绝缘子电场陡变的测量 | 第16页 |
| ·运行合成绝缘子电场陡变测量设备 | 第16-17页 |
| ·运行合成绝缘子电场陡变的测量 | 第17-27页 |
| ·重复性试验 | 第18-19页 |
| ·准确性试验 | 第19-20页 |
| ·灵敏度试验 | 第20-22页 |
| ·抗强场及抗电晕试验 | 第22-23页 |
| ·使用温湿度范围检验 | 第23-24页 |
| ·运行合成绝缘子电场的实际测量 | 第24-27页 |
| 3 合成绝缘子电场陡变的计算 | 第27-35页 |
| ·合成绝缘子电场陡变的计算方法 | 第27-28页 |
| ·模拟电荷法 | 第27页 |
| ·表面电荷法 | 第27页 |
| ·差分法 | 第27-28页 |
| ·有限元法 | 第28页 |
| ·表面电荷法计算原理 | 第28-35页 |
| ·电极表面分割 | 第28-30页 |
| ·介质分界面的计算 | 第30-31页 |
| ·奇异点的处理 | 第31-32页 |
| ·计算过程 | 第32-35页 |
| 4 合成绝缘子电场陡变的实际计算 | 第35-41页 |
| ·表面电荷法计算流程 | 第35-37页 |
| ·合成绝缘子电场突变理论计算结果 | 第37-41页 |
| 5 “浴盆型”电场陡变对合成绝缘子绝缘的影响 | 第41-47页 |
| ·空气离子的产生及其物理性质 | 第41页 |
| ·电晕放电产生导电离子的机理 | 第41-43页 |
| ·电场陡变产生的电离子团对合成绝缘子有效绝缘距离的影响 | 第43-45页 |
| ·潮湿空气中合成绝缘子端部电离的模型 | 第43-45页 |
| ·潮气空气中合成绝缘子导电通道形成过程 | 第45页 |
| ·改善“浴盆”形状电场陡变,减少合成绝缘子闪络的建议 | 第45-47页 |
| 6 结论 | 第47-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