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苏碱缓释片的研制及质量评价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前言 | 第8-11页 |
1.仪器与试药 | 第11-12页 |
2.水苏碱原料药质量控制研究 | 第12-32页 |
·性状 | 第12-13页 |
·外观、色泽、嗅、味 | 第12-13页 |
·晶形研究 | 第12页 |
·晶体引湿性研究 | 第12-13页 |
·溶解度 | 第13页 |
·结构确证及鉴别 | 第13-16页 |
·水苏碱结构确证 | 第13-16页 |
·紫外光谱 | 第13页 |
·红外光谱 | 第13-14页 |
·质谱 | 第14-15页 |
·核磁共振谱 | 第15-16页 |
·鉴别 | 第16-17页 |
·检查 | 第17-26页 |
·吸收系数 | 第17页 |
·比旋度 | 第17-18页 |
·一般杂质 | 第18-19页 |
·水分与干燥失重 | 第19-20页 |
·水分测定 | 第19页 |
·干燥失重 | 第19-20页 |
·炽灼残渣 | 第20页 |
·有机溶剂残留 | 第20页 |
·有关物质 | 第20-26页 |
·原料药检查结果 | 第20-22页 |
·有关物质检查 | 第22-26页 |
·影响因素试验 | 第22-25页 |
·杂质限度的测定 | 第25-26页 |
·水苏碱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 | 第26-32页 |
·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 | 第26-28页 |
·可供使用的含量测定方法 | 第26-27页 |
·色谱条件的筛选 | 第27-28页 |
·含量测定方法学 | 第28-32页 |
·系统适用性试验: | 第28页 |
·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 | 第28-30页 |
·加样回收试验 | 第28-29页 |
·精密度 | 第29页 |
·方法专属性 | 第29-30页 |
·线性 | 第30页 |
·水苏碱成盐率考察 | 第30-31页 |
·初步考察方法 | 第30-31页 |
·进一步确定成盐率 | 第31页 |
·水苏碱实际含量换算方法探讨 | 第31-32页 |
·换算成"相当于盐酸水苏碱的量" | 第31页 |
·换算成实际含量 | 第31-32页 |
·含量测定说明 | 第32页 |
3 水苏碱凝胶骨架缓释片制剂研究 | 第32-47页 |
·不同缓释系统的筛选 | 第32-33页 |
·体外释放试验方法学研究 | 第33-35页 |
·溶出介质选择 | 第33-34页 |
·溶出度仪转速考察 | 第34-35页 |
·处方筛选 | 第35-42页 |
·单因素试验筛选骨架材料 | 第35-37页 |
·分散材料的选择 | 第37-39页 |
·单因素试验筛选填充剂 | 第39-40页 |
·单因素试验筛选阻滞剂 | 第40-42页 |
·处方优化 | 第42-44页 |
·正交试验优化骨架材料及阻滞剂处方 | 第42-43页 |
·缓释片包衣处理 | 第43页 |
·包衣材料及包衣工艺 | 第43页 |
·包衣增重对片剂体外释放的影响 | 第43-44页 |
·处方及工艺 | 第44-46页 |
·处方确定 | 第44-45页 |
·制片工艺考察: | 第45-46页 |
·湿法制粒及粉末直接压片 | 第45页 |
·压片压力对释放行为的影响 | 第45-46页 |
·释药均匀性考察 | 第46页 |
·体外释药机理考察 | 第46-47页 |
·常用拟合方程 | 第46页 |
·方程拟合结果及释药机理说明 | 第46-47页 |
4.水苏碱缓释片质量标准初步研究 | 第47-51页 |
·鉴别、检查 | 第47-49页 |
·鉴别 | 第47-48页 |
·检查 | 第48-49页 |
·水苏碱含量测定及方法学验证 | 第49-51页 |
·水苏碱凝胶骨架缓释片含量测定方法 | 第49-50页 |
·专属性考察 | 第50页 |
·准确度考察(回收试验) | 第50-51页 |
·精密度考察 | 第51页 |
5.水苏碱缓释片稳定性考察 | 第51-53页 |
·性状 | 第51-52页 |
·检查 | 第52页 |
·释放度检查 | 第52页 |
·含量测定 | 第52-53页 |
总结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6页 |
益母草及其制剂的研究现状 | 第56-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