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 第1-16页 |
1.1 纳米羟基磷灰石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 第9-12页 |
1.1.1 人工骨 | 第9-11页 |
1.1.2 药物载体 | 第11-12页 |
1.1.3 抗肿瘤活性 | 第12页 |
1.2 生物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生物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的评价标准 | 第12-14页 |
1.2.2 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的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本实验用 HAP粒子的特性 | 第16-27页 |
2.1 本实验用 HAP粒子的制备 | 第17-18页 |
2.1.1 试剂及仪器 | 第17页 |
2.1.2 HAP粒子的制备 | 第17-18页 |
2.2 材料的性能测试 | 第18-26页 |
2.2.1 样品的平均粒径及分布趋势 | 第18-21页 |
2.2.2 N_2吸附法测定样品的比表面积 | 第21页 |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 | 第21-23页 |
2.2.4 红外光谱分析 | 第23-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HAP粒子与血液中生物大分子相互吸附性能的研究 | 第27-48页 |
3.1 材料和仪器 | 第27-29页 |
3.1.1 主要材料和试剂 | 第27-28页 |
3.1.2 主要仪器 | 第28-29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9-31页 |
3.2.1 结晶紫法测定肝素在不同粒径 HAP粒子上的吸附量 | 第29-30页 |
3.2.2 Bialsche法检测唾液酸在不同粒径 HAP粒子上的吸附量 | 第30-31页 |
3.2.3 Bradford法测定 BSA在不同粒径 HAP粒子上的吸附量 | 第31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31-35页 |
3.3.1 肝素在 HAP上的吸附结果 | 第31-33页 |
3.3.2 唾液酸在 HAP上的吸附结果 | 第33-34页 |
3.3.3 BSA在 HAP上的吸附结果 | 第34-35页 |
3.4 讨论 | 第35-47页 |
3.4.1 不同粒径的 HAP粒子对肝素吸附性能的研究 | 第35-37页 |
3.4.2 不同粒径的 HAP粒子对唾液酸吸附性能的研究 | 第37-39页 |
3.4.3 不同粒径的 HAP粒子对血清白蛋白吸附性能的研究 | 第39-40页 |
3.4.4 肝素、唾液酸及血清白蛋白与 HAP粒子吸附后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0-47页 |
3.5 本章结论 | 第47-48页 |
第四章 HAP粒子与红细胞相互作用的体外实验观察 | 第48-62页 |
4.1 材料和仪器 | 第48-49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48页 |
4.1.2 主要试剂 | 第48-49页 |
4.1.3 主要仪器 | 第49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9-52页 |
4.2.1 红细胞溶血实验 | 第49-50页 |
4.2.2 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 | 第50页 |
4.2.3 HAP与红细胞体外共培养的光学显微镜观察 | 第50-51页 |
4.2.4 HAP与红细胞体外共培养的透射电镜(TEM)观察 | 第51-52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52-56页 |
4.3.1 红细胞溶血实验的观察 | 第52页 |
4.3.2 红细胞溶血率的检测结果 | 第52-53页 |
4.3.3 光学显微镜观察 HAP与红细胞体外共培养的结果 | 第53-54页 |
4.3.4 TEM观察 HAP与红细胞体外共培养的结果 | 第54-56页 |
4.4 讨论 | 第56-61页 |
4.4.1 红细胞溶血实验及渗透脆性实验结果的分析 | 第56-58页 |
4.4.2 HAP粒子与红细胞体外共培养的细胞形态学分析 | 第58-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