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 ·覆岩移动与地表沉陷规律的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 ·地表沉陷规律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覆岩移动及地表沉陷机理研究现状 | 第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 ·覆岩移动与地表沉陷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矸石直接充填法 | 第15-16页 |
| ·离层带注浆减沉充填法 | 第16页 |
| ·固体废物膏体(似膏体)充填法 | 第16-18页 |
| ·开采沉陷课题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第18-19页 |
|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 ·本文的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0页 |
| ·本文的研究目的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覆岩与地表移动破坏的基本特征概述 | 第21-29页 |
| ·引言 | 第21页 |
| ·覆岩的移动破坏 | 第21-23页 |
| ·覆岩的破坏程度分带 | 第22-23页 |
| ·覆岩的移动形式 | 第23页 |
| ·地表的移动破坏 | 第23-28页 |
| ·地表的移动破坏形式 | 第24-25页 |
| ·地表塌陷范围 | 第25-27页 |
| ·地表移动盆地的特点 | 第27-28页 |
| ·表征地表移动变形的基本参数 | 第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煤矸石充填性能试验与优化配比 | 第29-44页 |
| ·主要的充填材料 | 第29页 |
| ·煤矸石物理力学性质测试 | 第29-32页 |
| ·充填料性能初步评价 | 第32页 |
| ·充填料优化配比试验 | 第32-40页 |
| ·充填材料配比选择原则 | 第32-33页 |
| ·试验条件 | 第33-34页 |
| ·强度测试方法 | 第34页 |
| ·试验仪器及器材 | 第34-35页 |
|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5-40页 |
| ·最优配比充填料浆流动特性试验研究 | 第40-43页 |
| ·坍落度 | 第40-41页 |
| ·坍落扩散度 | 第41-42页 |
| ·稠度 | 第42-43页 |
| ·小结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粉煤灰煤矸石似膏体胶结充填作用机理研究 | 第44-64页 |
| ·粉煤灰煤矸石似膏体胶结充填体的作用机理 | 第44-47页 |
| ·概述 | 第44页 |
| ·支护作用 | 第44-45页 |
| ·共同作用 | 第45-46页 |
| ·充填作用 | 第46-47页 |
| ·综合作用机理 | 第47页 |
| ·煤矸石作为充填骨料的性能评价 | 第47-50页 |
| ·煤矸石主要利用途径 | 第47-49页 |
| ·煤矸石主要性质及分类 | 第49页 |
| ·煤矸石作为充填骨料的性能评价 | 第49-50页 |
| ·粉煤灰胶凝作用机理 | 第50-57页 |
| ·粉煤灰主要性质及分类 | 第50-51页 |
| ·粉煤灰的胶凝性能 | 第51-57页 |
| ·粉煤灰煤矸石似膏体胶结充填作用机理 | 第57-63页 |
| ·粉煤灰、水泥砂浆的水化反应机理 | 第57-59页 |
| ·粉煤灰、水泥、煤矸石砂浆的水化反应机理 | 第59-63页 |
| ·小结 | 第63-64页 |
| 第五章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法及其在ANSYS中的实现 | 第64-82页 |
| ·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简介 | 第64-66页 |
| ·岩体系统非线性动态描述 | 第66-75页 |
| ·岩体非线性系统概述 | 第66-69页 |
| ·岩体系统本构关系 | 第69-75页 |
| ·非线性有限元法在ANSYS中的实现 | 第75-81页 |
| ·材料非线性分析简介 | 第76-78页 |
| ·在ANSYS中的实现 | 第78-81页 |
| ·小结 | 第81-82页 |
| 第六章 充填体控制覆岩及地表变形的数值模拟研究 | 第82-96页 |
| ·研究区工程概况 | 第82-87页 |
| ·工程地形地质背景 | 第82-84页 |
| ·工程煤层特征 | 第84-85页 |
| ·工程岩体岩性特征 | 第85-87页 |
| ·数值模拟分析 | 第87-95页 |
| ·物理及力学模型 | 第87-88页 |
| ·数值模型 | 第88-90页 |
| ·数值模拟结果及比较分析 | 第90-95页 |
| ·最优充填步距 | 第95页 |
| ·小结 | 第95-96页 |
| 第七章 似膏体自流充填系统设计 | 第96-115页 |
| ·孙村煤矿充填方式确定 | 第96页 |
| ·充填料浆制备及管道输送方案设计 | 第96-101页 |
| ·方案设计原则 | 第96-97页 |
| ·站址选择 | 第97页 |
| ·制浆工艺及布局 | 第97-101页 |
| ·充填能力计算 | 第101-111页 |
| ·工作制度和生产能力 | 第101-102页 |
| ·主要设施设计 | 第102-106页 |
| ·管路输送水力计算 | 第106-111页 |
| ·充填系统主要工程量及设备 | 第111页 |
| ·充填成本及经济效益分析 | 第111-113页 |
| ·充填成本分析 | 第111-112页 |
| ·经济效益分析 | 第112-113页 |
| ·小结 | 第113-115页 |
| 第八章 全文总结 | 第115-11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7-124页 |
| 致谢 | 第124-12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