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8页 |
第一章 传统语义学对多义现象的解释及其局限性 | 第8-15页 |
第一节 符号关系论 | 第8-11页 |
第二节 语义成分分析法 | 第11-13页 |
第三节 语义场理论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多义现象的认知分析 | 第15-37页 |
第一节 多义现象的认知理论基础 | 第15-22页 |
第二节 运动动词的概念意义和概念内涵 | 第22-25页 |
第三节 运动动词的нести认知语义分析 | 第25-37页 |
第三章 运动动词нести的明喻转义 | 第37-48页 |
第一节 明喻的定义 | 第37页 |
第二节 明喻转义的机理 | 第37-46页 |
第三节 明喻形成的认知基础 | 第46-48页 |
第四章 运动动词нести的隐喻转义 | 第48-61页 |
第一节 隐喻的概念 | 第48-49页 |
第二节 隐喻形成多义现象 | 第49-52页 |
第三节 动词нести的隐喻分析 | 第52-61页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中文摘要 | 第65-68页 |
Реферат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