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信息结构下的激励性规制理论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25页 |
·选题的提出和选题的意义 | 第25-26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6-29页 |
·基本预设 | 第29页 |
·研究方法 | 第29-31页 |
第二章 逆向选择框架下的静态模型 | 第31-47页 |
·BARON-MYERSON(1982)模型 | 第31-34页 |
·内生信息结构下的静态规制时序 | 第34-35页 |
·促使企业搜集信息的最优合约 | 第35-39页 |
·阻止企业搜集信息的最优合约 | 第39-43页 |
·静态最优规制合约 | 第43-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三章 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下的静态模型 | 第47-63页 |
·LAFFONT-TIROLE(1986)模型 | 第47-51页 |
·规制时序 | 第51-52页 |
·促使企业搜集信息的最优合约 | 第52-56页 |
·阻止企业搜集信息的最优合约 | 第56-60页 |
·静态最优规制合约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四章 完全承诺下的动态模型 | 第63-82页 |
·参照系 | 第63-64页 |
·内生信息结构下的动态规制时序 | 第64-65页 |
·促使企业在第一期搜集信息的最优合约 | 第65-69页 |
·阻止企业在两期中搜集信息的最优合约 | 第69-75页 |
·促使企业在第二期搜集信息的最优合约 | 第75-80页 |
·动态最优规制合约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五章 有限承诺下的动态模型 | 第82-91页 |
·基本模型 | 第82-83页 |
·促使企业搜集信息的防止再谈判合约 | 第83-87页 |
·阻止企业搜集信息的防止再谈判合约 | 第87-89页 |
·最优规制合约 | 第89-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1-94页 |
·主要结论 | 第91页 |
·创新之处 | 第91-92页 |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