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一) 学校教师人力资源结构优化问题的现实性与紧迫性 | 第10-11页 |
(二) 研究学校教师人力资源结构优化问题的重要性 | 第11页 |
(三) 通过个案分析研究该问题的可行性 | 第11页 |
二、研究综述与概念界定 | 第11-14页 |
(一)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二)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3-14页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4-16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二) 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第一章 GQ高级中学教师人力资源结构的三维剖析 | 第16-27页 |
一、教师人力资源性别-年龄段-职称比例结构的三维分析 | 第17-18页 |
(一) 性别-年龄段-职称比例结构的三维研究 | 第17-18页 |
(二) 性别-年龄段-职称比例结构的问题展现 | 第18页 |
二、教师人力资源学历-职称-性别比例结构的三维分析 | 第18-21页 |
(一) 学历-职称-性别比例结构的三维研究 | 第19-20页 |
(二) 学历-职称-性别比例结构的问题展现 | 第20-21页 |
三、教师人力资源学科组-教龄-性别比例结构的三维分析 | 第21-23页 |
(一) 学科组-教龄-性别比例结构的三维研究 | 第21-22页 |
(二) 学科组-教龄-性别比例结构问题的具体表现 | 第22-23页 |
四、教师人力资源学科组-籍贯-地域比例结构的三维分析 | 第23-27页 |
(一) 学科组-籍贯-地域比例结构的三维研究 | 第23-24页 |
(二) 学科组-籍贯-地域比例结构问题的具体表现 | 第24-27页 |
第二章 GQ高级中学教师人力资源结构中存在问题因素的分析 | 第27-37页 |
一、影响教师人力资源职称结构优化的因素分析 | 第27-29页 |
(一) 职称中的性别失衡 | 第27-28页 |
(二) 职称中的年龄失衡 | 第28-29页 |
二、影响教师人力资源学历结构优化的因素分析 | 第29-32页 |
(一) 学历中的性别失衡 | 第29-30页 |
(二) 学历中的职称失衡 | 第30-32页 |
三、影响教师人力资源教研组结构优化的因素分析 | 第32-34页 |
(一) 教研组中的性别失衡 | 第32-33页 |
(二) 教研组中的教龄失衡 | 第33-34页 |
四、影响教师人力资源地域结构优化的因素分析 | 第34-37页 |
(一) 学校中的地域失衡 | 第34-35页 |
(二) 教研组中的地域失衡 | 第35-37页 |
第三章 优化GQ高级中学教师人力资源结构的建议 | 第37-52页 |
一、制定完备的人力资源计划 | 第37-39页 |
(一) 充分考虑教师人力资源成长的长周期性 | 第37-38页 |
(二) 合理配置教师人力资源 | 第38-39页 |
二、完善教师人力资源流动机制 | 第39-45页 |
(一) 正确认识师资流动现象 | 第40-42页 |
(二) 教师流动应对模式的思考 | 第42-43页 |
(三) 有效加强师资队伍的稳定性 | 第43-45页 |
三、提升适宜的教师满意度 | 第45-48页 |
(一) 改善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化解不利因素 | 第45-47页 |
(二) 提升教师需要层次增加满意感 | 第47-48页 |
四、建设有效的学校组织文化 | 第48-52页 |
(一) 利用组织文化缓解隐性因素不利影响 | 第49-50页 |
(二) 正确认识并科学引导隐性文化差异 | 第50-52页 |
附录1 | 第52-58页 |
附录2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后记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