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5页 |
·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诞生及发展 | 第10-11页 |
·自学考试自身价值和影响力 | 第11-12页 |
·自学考试取得的成就和近年报考规模 | 第12-14页 |
·社会助学是自学考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14-1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论文逻辑结构图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第2章 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2-31页 |
·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概念分析 | 第22页 |
·社会助学的重要性分析 | 第22-23页 |
·社会助学对自学考试的重要性 | 第22-23页 |
·社会助学对高等教育事业的促进作用 | 第23页 |
·社会助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 第23-25页 |
·主管部门监督和指导不到位 | 第23-24页 |
·助学组织内部制度的缺失 | 第24-25页 |
·解决社会助学问题的对策建议 | 第25-31页 |
·加强外部支持环境建设 | 第25-28页 |
·深化社会助学内部改革与建设 | 第28-29页 |
·确立"构建一个助学体系,推进多项助学改革"的助学发展方向 | 第29-31页 |
第3章 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学习服务中心建设 | 第31-37页 |
·解读学习服务中心 | 第31-33页 |
·学习服务中心的概念 | 第31页 |
·建设学习服务中心的目的 | 第31-32页 |
·学习服务中心申报条件 | 第32-33页 |
·学习服务中心的职责 | 第33-35页 |
·学习服务中心承担的服务性职责 | 第33-34页 |
·学习服务中心承担的其它职责 | 第34-35页 |
·学习服务中心对自考助学体系的重要意义 | 第35页 |
·学习服务中心建设中面对的难题及解决办法 | 第35-37页 |
·学习服务中心建设中面对的困境 | 第35-36页 |
·解决学习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面对问题的路径选择 | 第36-37页 |
第4章 学习服务中心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构建与改革 | 第37-41页 |
·解读学习服务中心综合改革试验区 | 第37-38页 |
·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概念 | 第37页 |
·综合改革试验区设立的条件 | 第37-38页 |
·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构建与改革思路分析 | 第38-41页 |
·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思路分析 | 第38-39页 |
·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改革内容 | 第39页 |
·改革试验区建设方案的设计要求 | 第39-40页 |
·改革试点单位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科学的管理模式 | 第40-41页 |
第5章 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具体改革方案设计 | 第41-55页 |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 第41-44页 |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 第41-42页 |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 第42-43页 |
·健全实践教学体系——以江西蓝天学院为例 | 第43-44页 |
·课程学业过程性考核和多元评价建设 | 第44-47页 |
·过程性考核概念分析 | 第44页 |
·进行过程性考核和多元评价的必要性分析 | 第44-45页 |
·过程性考核操作方法 | 第45页 |
·自学考试过程性考核——以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第45-47页 |
·重视新型教学模式——网络注册学习模式的建设 | 第47-51页 |
·在综合改革试验区引入网络助学的必要性分析 | 第48-49页 |
·网络注册学习模式的配套建设 | 第49页 |
·江西省自学考试综合改革试点网络注册学习过程性考核机制分析 | 第49-51页 |
·自考生素质教育建设——能力与素质双提升 | 第51-55页 |
·加强学生德育教育 | 第51-52页 |
·加强生活常识教育,提高个人生存能力 | 第52页 |
·重视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 第52页 |
·加强礼仪教育 | 第52-53页 |
·加强历史知识教育 | 第53页 |
·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