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的历史发展 | 第10-15页 |
二、外国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的比较研究 | 第15-31页 |
(一) 证据开示的内容和范围 | 第15-22页 |
(二) 证据开示的程序规定 | 第22-26页 |
(三) 保障证据开示的司法审查机制 | 第26-28页 |
(四) 违反证据开示义务的法律后果 | 第28-31页 |
三、关于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的利弊争议 | 第31-35页 |
(一) 证据开示是否有助于消除审判中的“突然袭击” | 第31页 |
(二) 证据开示是否会导致新的控辩不平等 | 第31-32页 |
(三) 证据开示是否会导致被告人作虚假供述 | 第32-33页 |
(四) 证据开示是否会影响证人安全 | 第33-35页 |
四、中国建立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的价值基础及必要性 | 第35-43页 |
(一) 中国建立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的价值基础 | 第35-38页 |
(二) 中国建立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的必要性 | 第38-43页 |
五、中国刑事诉讼证据开示的制度设计 | 第43-49页 |
(一) 证据开示的原则 | 第44-45页 |
(二) 证据开示的主体 | 第45-46页 |
(三) 证据开示的范围 | 第46-47页 |
(四) 证据开示的时间、地点 | 第47-48页 |
(五) 违反证据开示义务的法律后果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