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数字图像自适应插值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0页
1 绪论第10-12页
   ·图像插值技术及其历史发展第10页
   ·图像插值技术的应用第10-11页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第11-12页
2 图像插值理论研究第12-24页
   ·信号采样与sinc 函数插值第12-15页
     ·采样定理第12-13页
     ·sinc 函数插值第13-14页
     ·频域插值方法第14-15页
   ·图像降质复原模型第15-16页
     ·图像降质模型第15-16页
     ·图像复原模型第16页
   ·图像插值问题的仿真模型第16-21页
     ·降质模型第17-19页
     ·边缘模型第19-21页
   ·图像超分辨率问题的病态性第21-24页
3 图像插值技术研究第24-46页
   ·线性移不变插值技术第24-30页
     ·最近邻插值第24-25页
     ·线性插值第25页
     ·三次卷积插值第25-26页
     ·多项式插值第26-27页
     ·样条插值第27-28页
     ·高斯插值第28-29页
     ·小结第29-30页
   ·自适应插值技术第30-43页
     ·双信道插值第30页
     ·分形插值第30-32页
     ·小波插值第32-34页
     ·定向插值第34-37页
     ·偏微分方程插值第37-39页
     ·有理插值第39-42页
     ·小结第42-43页
   ·图像插值后处理技术第43-44页
     ·反锐化掩模法第43页
     ·迭代复原法第43-44页
   ·小结第44-46页
4 基于有理滤波的图像插值模糊自适应消除第46-66页
   ·图像插值模糊成因分析第46-47页
   ·一维有理模糊消除算子第47-50页
     ·基本算子第47-48页
     ·算子的推广第48-50页
   ·二维有理模糊消除算子第50-52页
   ·图像插值模糊的自适应消除第52-54页
     ·图像预插值第52页
     ·像素分类第52-53页
     ·滤波算子第53页
     ·迭代收敛条件第53-54页
   ·实验结果与算法性能分析第54-65页
     ·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第54-56页
     ·图像边缘仿真实验第56页
     ·图像质量客观评价第56-58页
     ·图像插值模糊消除算法的对比研究第58-63页
     ·自适应模糊消除算法与插值算法的比较第63-65页
   ·小结第65-66页
5 图像插值模糊消除算法在数码相机成像中的应用第66-74页
   ·图像预处理第66页
   ·彩色图像的插值模糊消除第66-70页
     ·彩色空间第66-67页
     ·彩色图像插值模糊消除方案第67-70页
   ·数码相机图像的实际处理结果第70-74页
6 结论第74-76页
致谢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6页
附: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6-88页
独创性声明第88页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法中自然人人格的演进
下一篇:基于EMIF的区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互操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