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

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引言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2页
 一、本研究涉及的基本理论第11-17页
  (一) 现代性与教育现代性第11-13页
  (二) 教育现代性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第13-15页
  (三) 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第15-17页
 二、本研究的任务、意义与方法第17-22页
  (一) 本研究的任务第18页
  (二) 本研究的意义第18-20页
  (三) 本研究的方法第20-22页
第二章 教育前现代性的合理性基础:客观理性第22-30页
 一、古希腊时期的教育合理性在于合乎从客观理性分有的理性第22-26页
 二、中世纪教育的合理性在于合乎理性化身的上帝第26-27页
 三、合乎从客观理性分有的理性与合乎理性化身的上帝之间的差异第27-30页
第三章 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基础:主观理性第30-48页
 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教育合理性观:合乎理性或人性第30-33页
 二、新教教育: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思想在襁褓中诞生第33-35页
 三、启蒙运动:以主观理性为合理性基础的教育现代性的全面生成和牢固地确立第35-48页
  (一) 以主观理性为合理性基础的教育现代性的启蒙第35-40页
  (二) 康德——现代性、教育现代性思想的集大成者第40-48页
第四章 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危机第48-69页
 一、悖论型结构的教育现代性第49-55页
  (一) 教育理性化与教育整体精神的冲突第49-50页
  (二) 教育的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冲突第50-51页
  (三) 教育的客观效应与主观效应的冲突第51-52页
  (四) 个体主体性的生产性与占有性之间的冲突第52-53页
  (五) 构作性自我与被构成性自我的冲突第53页
  (六) 个性化与平面化的冲突第53-54页
  (七) 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第54-55页
 二、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危机的缘由第55-62页
  (一) 理性的排他性第55-57页
  (二) 理性的分裂性第57-59页
  (三) 理性的控制性第59-60页
  (四) 理性的非批判性第60-61页
  (五) 理性的非创造性第61-62页
 三、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问题的元理论解析第62-69页
  (一) “合理性”的理论一般第62-64页
  (二) 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之元理论解析第64-69页
第五章 教育现代性的中国境遇第69-97页
 一、文化前现代性的根深蒂固与个体本位的主体性的缺失第69-71页
 二、民族主义的中心化情节与教育现代性的缺场第71-87页
  (一)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时期”:古典传统原封未动第73-74页
  (二) 从“五四”前后到新中国成立:流产的教育现代性第74-78页
  (三)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非现代性的教育现代性方案的实施第78-84页
  (四) 从改革开放至今:艰难行进中的教育现代性第84-86页
  (五) 控制时间的教育前现代性仍控制着教育的空间第86-87页
 三、教育现代性与新老传统的冲突举隅第87-97页
  (一) 学生个体主体性发展与教育的前现代性的冲突第87-91页
  (二) 教师个体主体性发展与教育前现代性的冲突第91-97页
第六章 教育现代性启蒙和发展的实践合理性第97-106页
 一、教育现代性启蒙、发展的社会历史实践的合理性第97-102页
 二、教育现代性启蒙、发展的教育实践的合理性第102-106页
第七章 以实践合理性为“标底”的吁求教育现代性的进路第106-135页
 一、吁求不可缺席者的实践原则第106-114页
  (一) 个体本位原则第106-107页
  (二) 个体权利原则第107-109页
  (三) 理性原则第109-111页
  (四) “分化”原则第111-114页
 二、吁求不可缺席者的反思向度第114-135页
  (一) 以维护教育现代性为出发点,反思教育现代性的悖论或内在冲突第114-116页
  (二) 站在发展教育现代性立场上,反思教育的传统性第116-120页
  (三) 在强化教育现代性的本土问题意识的基础上,形成跨文化视野的反思意识第120-123页
  (四) 在警惕全球化对教育的负面影响的同时,认真反思、仔细清理教育的非现代性第123-124页
  (五) 在辨析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与教育现代性关系的基础上,判明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的适切性第124-131页
  (六) 在进行外指批判的同时,进行内指的批判第131-135页
第八章 教育现代性的反主体性效应的克制——教育现代性的合理性重建第135-147页
 一、以包含了多元特质的理性精神为合理性基础的教育现代性第135-138页
  (一) 它是从肯认人作为一种总体性存在出发的第135-136页
  (二) 它充满了反思精神第136页
  (三) 它以智慧理性去被补充工具理性的不足第136-138页
 二、以交往理性和复杂理性为合理性基础的教育现代性第138-147页
  (一) 以交往理性为合理性基础的教育现代性第138-142页
  (二 )以复杂理性为合理性基础的教育现代性第142-147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47-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穴位埋线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副作用的机理研究
下一篇:接力出版社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