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9-10页 |
三、研究思路及目的 | 第10页 |
四、国内研究状况及发展动态 | 第10-11页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六、论文创新之处及研究价值 | 第11-13页 |
第一章 西藏地区在押青少年服刑人员状况分析 | 第13-23页 |
第一节 西藏区青少年犯罪特点 | 第13-15页 |
一、犯罪低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 第13页 |
二、辍学青少年违法犯罪率直线上扬 | 第13-14页 |
三、青少年犯罪类型呈多样化,以侵财为主 | 第14页 |
四、部分暴力类犯罪“充分预谋性”与“即时突发性”并存 | 第14页 |
五、青少年犯罪团伙化趋势增加 | 第14页 |
六、再犯罪率较高 | 第14-15页 |
第二节 西藏地区青少年犯罪类型及诱因分析 | 第15-21页 |
一、主要犯罪类型 | 第15页 |
二、诱因分析 | 第15-21页 |
第三节 西藏地区青少年服刑人员的狱中表现及其原因 | 第21-23页 |
一、在狱中表现 | 第21-22页 |
二、原因分析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现行青少年服刑人员教育改造工作成效评估 | 第23-32页 |
第一节 基本规章制度、实施办法和具体做法 | 第23-26页 |
一、现行基本规章制度 | 第23-24页 |
二、实施办法和具体做法 | 第24-26页 |
第二节 现行教育改造取得的成效 | 第26-27页 |
一、文化水平提高 | 第26-27页 |
二、法律意识增强 | 第27页 |
第三节 现行教育改造存在的不足 | 第27-32页 |
一、基础文化教育不到位 | 第27-28页 |
二、法制教育难以对症下药 | 第28页 |
三、职业技术教育达不到再就业需求等 | 第28-29页 |
四、回归社会后,监督监察机制不健全 | 第29-30页 |
五、狱内交叉感染情况明显 | 第30-32页 |
第三章 提高教育改造成效的对策思考 | 第32-48页 |
第一节 做好狱内“三期”的教育工作 | 第32-35页 |
一、做好入监前的危险程度甄别工作 | 第32-33页 |
二、做好改造中期罪犯质量评估工作 | 第33-34页 |
三、做好与刑释人员当地公安机关、司法机关的衔接 | 第34-35页 |
第二节 健全机制提高教育改造质量 | 第35-43页 |
一、健全心理矫治教育机构 | 第35-37页 |
二、建立完善的罪犯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 第37-39页 |
三、健全县、乡级司法行政机构,实现监狱与社会无缝对接 | 第39-43页 |
第三节 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 | 第43-48页 |
一、提高干警综合索质 | 第43-45页 |
二、更新教育观念 | 第45-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