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国家赔偿范围的区分标准 | 第10-16页 |
第一节 从国家职能(职责)角度定位是否要予以国家赔偿 | 第10-13页 |
一、德国公法上职责(公务)义务标准 | 第10-12页 |
二、法国公务标准 | 第12页 |
三、小结 | 第12-13页 |
第二节 从权力是否具有强制、命令等特征来定位是否要予以国家赔偿 | 第13-14页 |
第三节 赔偿标准差异形成原因 | 第14-16页 |
一、国家社会二元对立下的国家行政任务及法治观 | 第14-15页 |
二、社会现状的变化及其引发的国家行政任务的变迁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公共设施赔偿责任的发展 | 第16-25页 |
第一节 国家主权豁免时代 | 第16页 |
第二节 两大法系处理方法 | 第16-19页 |
一、英美法系 | 第16-17页 |
二、大陆法系 | 第17-19页 |
第三节 我国的公共设施赔偿 | 第19-25页 |
一、我国国家赔偿标准的发展 | 第19-22页 |
二、我国行政机关的民事侵权行为的主体资格 | 第22-25页 |
第三章 公共设施所有者、管理者及相关责任人的关系 | 第25-39页 |
第一节 关于各责任者关系的学说 | 第25页 |
第二节 立法实践中的做法 | 第25-28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28-30页 |
第四节 以私法手段达成公共任务情况下的赔偿责任 | 第30-39页 |
一、赔偿主体的区分 | 第30-32页 |
二、我国的情况分类(类型化举例) | 第32-39页 |
结束语 | 第39-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47页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