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二、 本文的思路 | 第8-9页 |
三、 本文的结构和主要观点 | 第9-10页 |
第一章 产业组织理论概论 | 第10-16页 |
第一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定义与研究范围 | 第10-12页 |
一、 产业组织理论的定义与分类 | 第10页 |
二、 主流与非主流产业组织理论研究范围 | 第10-12页 |
第二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历史渊源 | 第12-14页 |
一、 产业组织理论起源 | 第12-13页 |
二、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阶段 | 第13-14页 |
第三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以哈佛学派为代表的传统产业组织理论 | 第16-25页 |
第一节 哈佛学派的SCP理论范式 | 第16-19页 |
一、哈佛学派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形成 | 第16-17页 |
二、 哈佛学派的分析框架 | 第17-18页 |
三、 哈佛学派的政策主张--反垄断政策 | 第18-19页 |
第二节 哈佛学派的SCP分析工具 | 第19-25页 |
一、 市场结构 | 第19-21页 |
二、 市场行为 | 第21-24页 |
三、 市场绩效 | 第24-25页 |
第三章 企业理论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 第25-35页 |
第一节 委托代理理论--所有权与经营权 | 第25-28页 |
一、 委托代理关系的经济学涵义 | 第26页 |
二、 委托代理关系的特征 | 第26-27页 |
三、 代理成本的内容 | 第27-28页 |
第二节 交易成本理论--企业与市场 | 第28-31页 |
一、 “新古典学派”对交易成本的认知 | 第29页 |
二、 “新制度经济学”对交易成本范畴的理解 | 第29-30页 |
三、 交易成本与企业委托代理制度 | 第30-31页 |
第三节 信息经济理论--行为与道德 | 第31-33页 |
第四节 公司融资理论与企业价值 | 第33-35页 |
第四章 企业竞争理论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 第35-42页 |
第一节 博弈论与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 | 第35-37页 |
一、 博弈论 | 第35-36页 |
二、 博弈论对企业竞争研究的发展 | 第36-37页 |
第二节 新时代下的竞争战略 | 第37-42页 |
一、 成本领先战略 | 第38-39页 |
二、 产品差别化战略 | 第39-40页 |
三、 企业核心能力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基于SCP的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分析模式 | 第42-55页 |
第一节 新模式的内容框架 | 第42-44页 |
一、 新模式的主题 | 第42-43页 |
二、 新模式的分析方法 | 第43页 |
三、 新模式的范式 | 第43-44页 |
第二节 新模式构成要素--企业组织结构 | 第44-47页 |
一、 企业组织结构--交易成本 | 第44页 |
二、 企业组织结构--信息不对称 | 第44-45页 |
三、 企业组织结构与外部市场环境的关系 | 第45页 |
四、 企业组织结构的衡量 | 第45-47页 |
第三节 新模式构成要素--外部市场环境 | 第47-49页 |
一、 外部市场环境的分析 | 第47-48页 |
二、 外部市场环境的衡量 | 第48-49页 |
第四节 新模式构成要素--企业核心能力 | 第49-53页 |
一、 核心能力的内涵 | 第49页 |
二、 核心能力的识别及其作用表现 | 第49-51页 |
三、 确认核心能力的具体方法。 | 第51-52页 |
四、 企业核心能力的衡量 | 第52-53页 |
第五节 新模式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 第53-55页 |
一、 核心能力决定企业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应当适应核心能力。 | 第53-54页 |
二、 核心能力决定企业在外部市场环境中的竞争优势,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影响着核心能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后记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