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 教材分析 | 第10-14页 |
1 、教材的指导思想 | 第10-11页 |
2 、教材内容结构的一些变化 | 第11-14页 |
二、 对《实验教材》的几点评价 | 第14-17页 |
1 、整套教材更贴近现代数学 | 第14页 |
2 、《实验教材》在结构和体系上更加合理 | 第14页 |
3 、知识成螺旋式上升,注意分散难点 | 第14-15页 |
4 、数学思想方法从幕后走到台前 | 第15页 |
5 、《实验教材》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 第15-16页 |
6 、练习新颖,注重能力培养 | 第16-17页 |
三、 试用《实验教材》容易产生的误区 | 第17-20页 |
1 、片面追求系统、严谨,忽视循环深化 | 第17页 |
2 、片面理解“面向全体”,忽视统一性与灵活性的结合 | 第17-18页 |
3 、重视知识传授,忽视教材阅读 | 第18-19页 |
4 、不认真钻研教材,随意删减教学内容 | 第19页 |
5 、拘泥于教材,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 | 第19-20页 |
四、 用好《实验教材》,构建适应学生发展的数学教学 | 第20-42页 |
1 、返璞归真 | 第20-23页 |
2 、重视例题 | 第23-26页 |
3 、变式练习 | 第26-29页 |
4 、提倡反思 | 第29-33页 |
5 、数学建模 | 第33-37页 |
6 、人文思考 | 第37-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后记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