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语言学论文--语文教学论文

外语焦虑与压力应对--中日青年跨文化的语言学习心理

论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与问题意义第12-19页
 1 外语焦虑现状与全球化背景下的外语学习需求第12-15页
 2 中日的交流与冲突第15-17页
 3 本研究得以开展的契机第17-19页
第二部分 理论综述第19-50页
 1 外语学习者的心理因素第19-40页
   ·外语焦虑及其对外语学习行为的影响第19-29页
   ·动机及其对外语学习行为的影响第29-37页
   ·非意愿交流及外语学习领域相关研究第37-40页
 2 外语焦虑与压力应对关系概述第40-50页
   ·压力与应对相关概念第40-41页
   ·压力与应对理论第41-47页
   ·外语焦虑与压力应对的关系研究第47-50页
第三部分 研究构想与研究意义第50-54页
 1 已有研究的不足第50-51页
 2 本研究构想第51-52页
 3 本研究意义第52-54页
   ·理论意义第52-53页
   ·实践意义第53-54页
第四部分 量的研究第54-122页
 1 研究一 研究工具的形成第54-63页
   ·问卷编制思路第54页
   ·外语焦虑量表的修订第54-59页
   ·非意愿交流量表的修订第59-60页
   ·压力应对量表的修订第60-62页
   ·第62-63页
     ·问卷编制过程第62-63页
     ·小范围试测及问卷定稿的形成第63页
 2 研究二 预测第63-84页
   ·预测研究对象第63-64页
   ·预测研究方法第64-65页
   ·外语焦虑量表的信效度检验第65-70页
   ·非意愿交流量表的信效度检验第70-78页
   ·压力应对量表的信效度检验第78-84页
 3 研究三 中日青年跨文化语言学习的焦虑特征第84-94页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84-85页
   ·研究方法第85-86页
   ·研究结果第86-91页
   ·讨论第91-93页
   ·结论第93-94页
 4 研究四 中日青年跨文化语言学习动机、非意愿交流与外语焦虑关系的研究第94-110页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94页
   ·研究方法第94-95页
   ·研究结果第95-105页
   ·讨论第105-109页
   ·结论第109-110页
 5 研究五 中日青年跨文化语言学习焦虑与压力应对的关系第110-122页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110页
   ·研究方法第110-111页
   ·研究结果第111-117页
   ·讨论第117-120页
   ·结论第120-122页
第五部分 质的研究第122-131页
 1 研究目的第122页
 2 研究方法第122-124页
 3 研究结果与讨论第124-129页
 4 结论第129-131页
第六部分 总结与展望第131-138页
 1 综合讨论第131-134页
 2 主要结论第134-135页
 3 研究的创新第135-136页
 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第136-138页
附录第138-149页
参考文献第149-165页
后记第165-166页

论文共1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维复杂模型的全局敏感度分析
下一篇:NADPH和NOX抑制剂Apocynin(夹竹桃麻素)联用在小鼠脑卒中模型中抗炎和神经保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