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 第1-14页 |
第一篇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矿产资源产业 | 第14-52页 |
第一章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 第14-20页 |
一、 自由贸易理论与经济全球化 | 第14-15页 |
二、 新经济的发展和跨国公司的活动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 第15-16页 |
三、 跨国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已成为联系各国经济的重要纽带 | 第16-17页 |
四、 经济全球化是一次新形式的产业重组与调整 | 第17页 |
五、 经济全球化与矿产资源配置全球化 | 第17-18页 |
六、 国际组织与各国政府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利益加强了协调与干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世界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 第20-30页 |
一、 发达国家全球资源战略已先行实施 | 第21-23页 |
二、 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全球资源战略 | 第23-24页 |
三、 世界矿产资源产业发展趋势和特点 | 第24-30页 |
第三章 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30-46页 |
一、 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现状 | 第30-38页 |
二、 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8-46页 |
第四章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矿产资源产业的影响 | 第46-52页 |
一、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走出去”,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 | 第46-47页 |
二、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引进来”,更好地吸引外资 | 第47页 |
三、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进贸易发展,改善进出口环境 | 第47-48页 |
四、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加快管理法制建设步伐 | 第48-49页 |
五、 对中国矿产资源产业各行业的影响 | 第49-52页 |
第二篇 “积极走出去”开发利用国外矿产资源 | 第52-108页 |
第一章 “积极走出去”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第54-64页 |
一、 “积极走出去”的必要性 | 第54-60页 |
二、 “积极走出去”的可行性 | 第60-64页 |
第二章 我国矿产资源产业“走出去”现状及问题 | 第64-80页 |
一、 “走出去”的成效分析 | 第64-74页 |
二、 存在问题和教训 | 第74-80页 |
第三章 西方发达国家开发利用国外资源基本情况分析 | 第80-88页 |
一、 发达国家积极控制矿产资源的初级产品市场 | 第80-81页 |
二、 发达国家的石油战略 | 第81-88页 |
第四章 我国矿产资源产业“积极走出去”战略的区域选择 | 第88-94页 |
一、 拉美国家 | 第88-89页 |
二、 非洲 | 第89-91页 |
三、 澳大利亚 | 第91-92页 |
四、 亚洲 | 第92-94页 |
第五章 关于“积极走出去”的政策建议 | 第94-108页 |
一、 战略目标 | 第95-96页 |
二、 战略重点 | 第96-98页 |
三、 政策保障体系 | 第98-108页 |
第三篇 “有限引进来”开发利用我国矿产资源 | 第108-157页 |
第一章 “有限引进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108-116页 |
一、 “有限引进宋”的必要性 | 第109-113页 |
二、 “有限引进来”的可行性 | 第113-116页 |
第二章 我国矿产资源产业“有限引进宋”的现状及问题 | 第116-138页 |
一、 “引进来”的成效分析 | 第116-125页 |
二、 外国在华投资情况及存在问题 | 第125-129页 |
三、 外资“进入”及“撤离”原因分析 | 第129-132页 |
四、 决定矿业投资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132-138页 |
第三章 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 | 第138-152页 |
一、 加拿大投资政策与法律环境 | 第138-142页 |
二、 巴西吸引外国投资基本情况 | 第142-148页 |
三、 泰国利用外资勘查开发矿产资源基本情况 | 第148-152页 |
第四章 关于“有限引进来”的政策建议 | 第152-157页 |
一、 尽快制定外商投资勘查开采固体矿产资源的行政法规 | 第152-153页 |
二、 制定外商投资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用地暂行规定 | 第153页 |
三、 修改完善现行外商投资矿产资源的有关政策法规 | 第153-155页 |
四、 试行以标准合同(协议)的形式来确定合作办矿的关系 | 第155页 |
五、 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政府审批效率 | 第155-156页 |
六、 加强外商投资软环境建设,增强服务意识 | 第156-157页 |
尾声 | 第157-160页 |
参考文献 | 第160-164页 |
致谢词 | 第164页 |